中病即止過猶不及

傳統醫藥

文/王海龍
使病人不知其苦方為上工要問病人對按摩治療最大的體驗是
什麼,可能多數人會脫口而出:痛!幾年前曾與一位在歐洲從事芳香療法的朋友聊天,他說,你們亞洲地區的按摩很奇怪,無論經絡按摩、足療、泰式或指壓什麼的,病人似乎唯一的感覺就是痛。他的話令我汗顏,我的確「親眼看到」病人的痛點和穴位處
被按摩師點按得像剛拔完火罐似的瘀青一片。這個病人展示勳章般向病友們炫耀著自己的毅力與勝利,他的腰病的確是治好了,可我們真的需要讓病人這麼痛苦嗎?中醫自來就有「使病人不知其苦方為手法」的古訓。以痛治痛,甚至用一種痛苦代替另外一種痛苦的做法實在是下下之策。當然, 「上工」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可以說如何用最小的痛苦和代價取得最大的療效,保證治療的安全並給病人以舒適感是我們永遠的追求。
中醫是「中庸」的醫學,她就是要人保持陰平陽秘的中和狀態,治療上自然要防太過與不及。這體現在按摩手法上,還是那個詞:深透,力道直中病所祛邪而不傷正,扶正而不戀邪。這是技巧與理論的結合,而非力量的絕對值。其實,西醫也在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德國醫生早在1899年就已提出「安德特‧舒茲法則」。他們發現,輕微的刺激可增強生物系統的功能,而強烈的刺激卻適得其反,會阻斷正常的資訊傳導路徑,抑制身體的生理功能。
看來, 「中病即止,過猶不及」是所有醫學的金科玉律。但很多按摩醫生、足療師、減肥師一旦面對疾病,或急於求成,或控制不當矯枉過正,常常施術太過、刺激失度,給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或許,不痛不治病是有道理的,畢竟,任何治療都會給病人帶來不適甚至疼痛。但「越痛越好」的理念絕對是錯誤的。
患者教會我「緩緩圖之」時年50多歲的老吳,是我到北京工作的第一批病人,我現在對他的聲音體態都記憶猶新,因為他是教會我「中病即止,過猶不及」的老師。
老吳患有陳舊性的骶髂關節損傷,來診時是勞累並感寒後復發,左骶髂關節周圍腰臀部疼痛,行走困難。觸診發現在髂後上棘外側捫及一個乒乓球大小的包塊,腰肌及臀部肌肉緊張。我想,只要把肌肉軟組織鬆解開,把那個包塊揉下去不就得了。於是,我採用了肘壓和局部彈撥法進行重刺激治療。施術中幾次老吳呼痛,我都鼓勵他忍耐,並講解了不痛不治病的道理。15分鐘後,我覺得手下的肌肉很鬆軟了,那個包塊似乎也小了。請老吳站起來試試,還真行,老吳覺得輕鬆多了。可沒想到,第二天,老吳是由家人扶著來的,一早起來,他覺得疼痛比治療前更重了。我一看,那個包塊還在,而周圍的肌肉軟組織更緊張僵硬了。為此,我請教了身邊的幾位老大夫,得到了兩個答案。一個說,這是正常反應,繼續治療,過幾天就好了。另一個說,上一次治療刺激過強,對這種陳舊性反覆發作的疾病不可急於求成,應緩緩治之。我選擇了後者,改用輕柔的手法並循經選用腰部下肢的穴位治療。力達病所但輕重交替,層層深入。10日後,老吳痊癒。此後兩三年,老吳一有不適即來我處就診,效果很好,
直到他移居上海。幾乎所有的按摩醫生都會有類似的經歷,是實踐教會了我們如何控制刺激量,如何調整治療的節奏,如何判斷疾病是可以「速除之」還是應該「緩緩圖之」。有了「中病
即止,過猶不及」的理論指導,治療過程也應該很短。濫用搬法可能造成新的損傷不論是針對軟組織的鬆解手法、針對經脈臟腑的點穴手法還是骨關節對位合縫的正骨手法,都是如此。已經處於病理狀態的軟組織,在操作時間太長、力度不適當等的手法作用下,會出現加重的疼痛、腫脹、出血,導致患者更加痛苦。
不要認為這是推拿手法必然的過程,甚至極端地認為這就是手法作用的效果。那是身體損傷的表現,是沒有很好把握治療尺度的必然結果。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按摩臨床還存在著一個濫用扳法的現象。許多患有脊柱疾病的患者,包括一些按摩醫生總認為,關節整復是包治百病的良藥,不論偏歪程度、不分症狀相關與否,均把頸胸腰椎的扳動作為常規方法,似乎不聽到那「哢喀」的彈響就沒有治療,就顯不出按摩的技術。須知關節是一個堅固的、有彈性的結構,錯縫時是一定要復位調整的。但對已歸複的小關節繼續扳動就是失度了,會造成新的損傷。
我們審病辨證,施術用法都只為了祛除疾病、消解病痛。中病不止,過用重手必然會產生副作用,這個副作用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疼痛。因此,盡可能地減輕病人的痛苦,給患者以最大的舒適感才是「上工之道」。《醫學心悟》說「凡攻病者皆損氣血,不可過也」,就是這個道理了。

傳統醫藥
改善胃健康 穴位按摩來幫忙

《靈樞‧五味篇》中說:「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水穀」即指吃進 …

傳統醫藥
總燒心 要肝胃同治

文/石筱璿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吃了太熱或太多難以消化的食物、吃飯速度太快、喝酒太多而 …

傳統醫藥
前列腺癌術後補腎有用嗎

文/林麗珠 問:我今年68歲,剛剛做完前列腺癌切除手術,也做了化療。手術後到現在身體有點虛弱,胃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