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原發腸癌 診療與常規方案有別

文/王貴玉(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結直腸外科主任)

  隨著結直腸癌的增加,相對少見的結直腸多原發癌也在逐漸增多,對於這類患者該如何處理才能提高療效?本文作者總結近些年的相關研究資料,在此與大家分享。

  發病率一直較低的結直腸多原發癌(MPCRC),近年來在臨床上已有較多報導,並愈發受到重視。

  此病術前檢查不全面易造成誤診和遺漏,導致術後短期內患者腫瘤病灶的再發、復發和轉移,往往需要接受多次手術,不僅增加患者痛苦和醫療費用,而且貽誤最佳的手術時機,縮短了病人的生存時間。

發病率正逐步上升

  MPCRC的定義是1880年由國際專家首先提出的,是指同個體的結腸或直腸同時或先後發生2個或2個以上的互相獨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

  同時或在6個月以內發現者,稱為同時性多原發結直腸癌(SCRC);而第1個腫瘤發現6個月後發現者,則稱為異時性多原發癌(MCRC),其中最早發現的腫瘤,也叫第一原發癌或首發癌,其後發現的腫瘤被稱為第二原發癌、第三原發癌等。

  MPCRC發病率約占所有結直腸癌發病率的5%~10%。目前對於如何提高MPCRC的診斷率,怎樣在達到根治的前提下對病人帶來最小的創傷,仍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正確評估是治療關鍵

  對於MPCRC的診斷,最為重要的是病灶的全面評估,謹防遺漏。從現有資料看,按照以下幾方面評估,可減少MPCRC的誤診漏診。

  適宜行腸鏡檢查者,要積極檢查。有報導認為結腸鏡診斷同時性多原發結直腸癌的準確率可達到76.7%。若患者因腸腔狹窄、腸梗阻、難以耐受等原因無法行腸鏡檢查,可考慮鋇劑灌腸或結腸三維CT、MRI等手段。

  正規的手術中,結直腸探查對提高MPCRC的診斷、減少漏診至關重要,術中懷疑同時性多原發結直腸癌或探查不滿意者,可行術中結腸鏡檢查。術後,尤其是對術前沒行或無法行結腸鏡檢查、術中又無條件行結腸鏡檢查者,應及時隨訪結腸鏡。

合理選擇手術方案

  多原發癌的手術方式應依據腫瘤的部位、病人的一般狀態綜合選擇,需採用相應腸段的外科根治性切除並清掃區域淋巴結,術後結腸鏡長期隨訪是適當選擇。

  對同一腸段多原發癌,按單發癌行根治性切除;相鄰腸段多原發癌,需行擴大根治術;不相鄰腸段多原發癌,應根據癌灶部位,各自按單發癌行規範化根治性切除。

  是否採用全結腸切除術仍存爭議,有學者認為,如果術前及術中診斷為同時性結直腸多原發癌,病變累及兩個以上區域而直腸正常,採取全結腸切除,回直腸吻合術式為好;也有學者認為,應依據不同情況按不同腸段施行外科根治術,除非在3個不同腸段或3個以上的癌灶時,可考慮行全結腸切除術;多發大腸癌伴多發散在腺瘤或HNPCC的患者,一般主張全結腸切除;對腫瘤晚期、高齡、一般情況差的人,可選擇腫瘤局部切除、短路手術或造瘺術。

微創治療效果好

  對於非同一腸段MPCRC,傳統開腹術帶給病人的創傷較大,需要貫穿上下腹部的「通天口」才能完成雙病灶或多病灶的同期根治。腹腔鏡手術的普及,給這類治療帶來新的方式。尤其是NOSES手術,真正實現了從小切口到無切口的轉變。

  經過前期300餘例NOSES手術的經驗積累,我們認為,其禁忌證主要為腫瘤體積過大、病人過於肥胖以及腫瘤侵出漿膜者,多原發灶並非NOSES禁忌證,因此理論上可用於MPCRC患者。

治療時機影響預後

  多原發結直腸癌術後輔助治療缺乏統一標準。在選擇化療方案時,以TNM分期最高的病灶為主。結合我們的臨床經驗,考慮多原發癌患者腫瘤負荷較單原發癌患者大,且同一病人不同癌灶存在病理類型和分化程度不同等情況,因此在Ⅱ期無高危因素的患者術後是否行輔助化療的問題上,我們更傾向於推薦使用化療。

  研究表明,MPCRC與單發結直腸癌病理分期相同且均實施根治性切除術的情況下,預後無明顯差異。(衣曉峰整理)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心臟病用藥 不能想當然

心肌病是一類遺傳性心臟病,可引起多種臨床表現,甚至猝死。它和冠心病是兩種不同的疾病。雖然臨床表現可能 …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中高強度運動才能預防帕金森

【本報訊】以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成果表明,中高強度運動才可預防帕金森綜合徵,對男性保護效應更為 …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一麻醉藥可緩解抑鬱症狀

【本報訊】以色列特拉維夫醫學中心日前發佈一項研究結果說,注射使用的麻醉藥氯胺酮如果口服,可有效、快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