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女性如何不再恐懼離婚

兩性之間

文/溫園園陳鷺

  不久前,演員張雨綺二度離婚事件引發了輿論關注。雖是離婚,卻有不少女性「拍手稱快」。因為長久以來,女性在戀愛過程中常常怕分手,在婚姻失敗時則不敢離婚。是什麼造成了女性的這種心理?現代女性又該如何健全獨立完整的心理人格?本期我們邀請專家和您一起打破女性「恐分恐離」的心理魔咒。

  「離婚了,我就什麼都沒有了」「離開他,我一個人要怎麼過」「為了孩子,我只能選擇忍」「都這個年紀了,離婚了別人會怎麼看我」……這些聲音常在心理諮詢室裡此起彼伏,來訪女性多半害怕、焦慮、疲憊不堪,看似無奈,毫無選擇。

  近年來,隨著離婚率的逐年上升,婚姻幸福感成了公眾關注的話題,在諮詢個案中,婚姻關係的所占比例逐漸增大,有不少女性承受著婚姻裡的痛苦,然而又談「離」色變,深陷「恐分恐離」的漩渦。

女性為何恐懼離婚

  究竟是什麼樣的心理原因造成如此多的女性「恐分恐離」,讓我們一起從A女士的案例中尋找答案。

  A女士與丈夫從高中開始戀愛,大學畢業後攜手走進婚姻殿堂。丈夫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A女士朝九晚五的工作之餘,全身心投入家庭生活,兩夫妻在親友眼中呈現出美滿幸福的狀態。然而,兩年前,A女士發現丈夫出軌。

  她明確表示自己不能接受丈夫出軌行為,想與丈夫溝通確認,但丈夫拒絕回應。在這樣的婚姻關係中,A女士內心非常焦灼,像偵探一樣跟蹤丈夫,而丈夫時遠時近,關係僵持不下。雖然A女士在痛苦中掙扎,卻堅定地表達:自己根本不可能選擇離婚。

A女士為什麼認為自己不可能選擇離婚?

1.過分依賴伴侶和家庭。

  一段親密關係的建立,依賴必然是前提。只有獨立沒有依賴,就無法形成關係,而只有依賴沒有獨立,就會在關係中迷失自己。

  多年的婚姻生活中,A女士無論是經濟還是家庭以外的部分大多都依賴於丈夫。她每天照顧丈夫與兒子的衣食住行,並以此作為自己人生價值的核心。不難看出,A女士個體所有自我價值的實現,單一地指向婚姻,各方面的自我需求也「便利」地在婚姻中獲得滿足。

  這在關係的開始階段固然美好,然而當婚姻狀況發生變化,這樣的「便利」瞬間成為不利。A女士對丈夫的依賴和愛幾乎將她自己吞噬,她找不到自我,一想到丈夫離開,就恐慌得像兒時找不到媽媽的孩子。

2.為了孩子有個完整的家。

  對於離婚,我們最常聽見的論調便是:父母離婚,最可憐的就是孩子。A女士也是這句話的信眾之一,她擔心家庭結構的改變,帶給孩子的傷害將是孩子和自己無法承受的。而早在1931年,就有研究指出父母不和與孩子的精神健康息息相關。近年的相關研究更是指出家庭暴力、父母間的冷漠、冷戰、敵視或父母內心的無奈與焦慮,對孩子同樣具有重大壓力。

3.被輿論壓得喘不過氣。

  輿論的壓力,來自家人、朋友或同事,還有世俗的觀念。A女士特別擔心自己如果離婚,要如何面對一直豔羨自己婚姻美滿的親友,要如何讓父母接受女兒離婚這個難堪的事實。A女士內心對離婚的認知是正確的,認為與一段婚姻死磕到底才是美滿幸福的人生。因此,她看似擔心別人這麼看自己,事實是她認為別人與她的認知相同。

4.不甘自己被拋棄。

  很多人面對分開,會有被拋棄之感,或許這跟早年與父母的分離焦慮有關。A女士對於分開的內心體驗,就好像是自己肯定哪裡做得不好,所以被拋棄。A女士在關係中一退再退,失去了底線,也失了主動權,痛苦而被動。情感付出那麼多卻得不到回應,自然就不甘心付諸東流,A女士很快將自己放在了受害者、要被拋棄的角色上,通過分開來止損,對她格外困難。

5.害怕失去愛的能力。

  很多人在戀愛關係中全力以赴,力求完美,A女士亦然。她感覺在這段關係中,自己快被掏空了,哪有力氣再去愛另一個人。在一段長久的關係中,我們很容易忽略一個事實:人雖是活在關係當中,但首先是有你這個人,才會有你和他之間的關係。所以結束一段無效的關係,為的是解救痛苦的自己,而痛苦得以結束,才有可能開始下一段關係。

如何打破恐懼離婚的魔咒

  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離婚?如何將「敢離婚」與「不敢離婚」,變成「要離婚」與「不要離婚」呢?

1.將心理需求多方面放置。

  首先要瞭解自己的需求有哪些,比如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對愛的需求、對友情的需求、親情的需求、自己的興趣愛好等等。然後思考這些需求除了伴侶、家庭能給予你外,還有哪些客體可以滿足你。將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客體擴展,不局限於單方面地放置自己的心理需求。長遠來看,這樣更利於個體面對關係衝突或者面臨某一生活困境時內在的穩定性和自我安全感的獲得。

2.建立既依賴又相互獨立的關係。

  依賴的產生是建立關係的前提,但我們需要在依賴和獨立之間找到平衡點,以實現適度的融合,維持關係的長久。依賴能讓我們更靠近彼此,而獨立帶來的差異,既能讓我們在愛中將彼此調整到一個既安全又舒適的區域內,還能擁有互相學習的經驗。

3.愛自己,在關係中先看見自己。

  一個不知道愛自己的人,也不曾被愛滿足過。這樣的人在關係中就很容易從對方身上過度索取,造成對方覺得窒息而遠離,然而她自己感受到的卻是「我不值得被愛」。只有在關係中先看見自己,看見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接納自己,給自己投注愛,才能發展愛別人的能力。

4.認識到有效的人際關係技巧包括結束關係。

  我們總是陷入一個誤區:關係結束是一件不好的事。而實際上,當我們在關係中總是感受到痛苦,看不見絲毫光亮的時候,結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和善待。有效的人際關係技巧包括了結束關係。所謂愛自己,就要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不敢離婚」實則是放棄選擇,也是貪心的一種表現。然而人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面臨取與舍。從張雨綺離婚事件「拍手稱快」的聲音中,我們可以發現女性在獨立人格方面的覺醒。

  接納生活本身的不完美,接納婚姻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讓我們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擁有更多權衡並選擇的底氣,把「敢」與「不敢」轉化成「要」與「不要」,讓我們在關係中變得更有力量。當我們有能力面對選擇的時候,在關係中才能更輕鬆,更獨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完整。

兩性之間
熬夜看球當心前列腺炎

近日,來醫院就診的前列腺炎患者明顯增多。除了因為天氣轉涼,「世界盃性前列腺炎」球迷患者佔據很大比例。 …

兩性之間
精液見血絲 小心精囊炎找上門

文/孫一鳴  今年33歲的小張結婚已有5年時間,平時工作比較繁忙,並且應酬也非常多。在出差 …

兩性之間
禁慾危害不比縱慾小

文/李宏軍  一些男性認為,堅持禁慾,可以保留自己身體最寶貴的東西。還有些年輕人,性交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