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護心很重要

身心健康

面對疫情,面對同胞生命受到威脅, 不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普通民眾,都會或多或少地產生擔憂、恐慌,或者焦慮的心理。加上目前互聯網平臺上的海量資訊,不時公佈的新發病例,普通民眾對疾病發展規律及資訊真偽難以鑒別,這些無疑都在衝擊著我們的心理防線。

文/韋振宇梁慶豐(北京同仁醫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大量研究證實: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對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輔助效果,也就是說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以及戰勝疫情的飽滿信心,可提高我們自身免疫力,有利抗疫。那麼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的態勢下,如何打贏這場心理疏導攻堅戰呢?

醫護人員需要適時傾訴

  在疫情攻堅戰裡,衝在一線的白衣戰士每天在高危的工作環境中承受著繁重的工作任務,還要面臨一定時期內防護物資的短缺,無暇顧及個人安危及一家老小,種種壓力令他們心力交瘁。因此關注醫護人員在疫情發展過程中的心理變化非常重要。

  疫情的不斷發展、患者數量的增加、工作強度和壓力的加大,容易使醫護人員產生疲勞感、無助感、自責感,致使他們成就感及自信心降低,長時間持續這種低落情緒,焦慮、抑鬱很難避免。因此在特殊時期應該對醫務人員進行心理疏導,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是醫院管理層應該重視的工作。

  作為醫護工作者,在工作中應該尊重疾病的客觀規律,相信醫學的局限性;認識疫情控制和疾病治療效果取決於多種因素,不是由醫生個人能力決定的;只要自己盡力去救治患者,無論成功與否,都應該坦然面對,不要過分自責。出現不良情緒應積極向同事、家人、朋友傾訴,獲得心理上的支持。上級領導也應關心員工、合理排班,讓醫護人員得到及時充分的休息。如果出現了上述症狀,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無效時可調換崗位或休息治療,尊重醫護人員的健康權利。

患者要積極面對選擇信任

  患者被新冠病毒感染後,將直接面對疾病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脅,情緒很容易發生變化,要麼一言不發, 要麼淚流滿面, 要麼偏激躁狂。部分患者還表現出對隔離的恐慌,對其他病友和醫護人員的過分挑剔,以及感覺命運不公等。此時的心理疏導對患者疾病的恢復尤為重要。

  首先要讓患者逐步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於傳染病,對於傳染病的控制,隔離是最好的手段,它不是一種傷害,是為了更好地觀察和治療,同時也是保護其親人的最安全有效的方式。

  另外,充分信任每一位接診的醫生是疾病治療的基礎,醫生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其目的和患者是一致的,就是治療疾病、驅除病魔。在抗疫的第一線,每一位患者都應該充分相信醫生。

  對於疑似患者,他們往往有一絲僥倖心理,同時因害怕被歧視,常隱瞞自己的行程或接觸史;還有部分疑似患者因為過分恐懼,心理壓力增大,頻繁就醫求治。實際上,所有的疑似患者,都要服從大局安排,誠實守信正確彙報個人的發病情況,要充分認識到早期診治對病情控制的價值,不逃避、不畏懼,助力打贏防疫攻堅戰。

  每一位患者, 不管確診還是疑似,都要充分認識到溝通帶來的價值。在現代化交流手段日益發達的今天,隔離隔絕的是病毒,而不是愛。

民眾不過分揣摩理性認知

  對於普通民眾, 在這場疫情面前,往往會變得格外敏感,對身體的各種輕微感覺和變化都特別關注, 並將這些變化與疫情一一對照,表現出一定的焦慮和恐懼。有時也會出現一些生理反應,如輕微的胸悶、噁心嘔吐、腹部不適、睡眠差等。

  如何應對疫情下這些心理變化?一是面對自己的各種症狀要正確識別,不要過分揣摩。二是面對網路上繁雜且真假難辨的資訊,要多方考證,明辨是非。老年朋友應該多和年輕人交流,以期獲取正確的防疫資訊。三是在合理認知疫情的情況下,做好個人防控,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熬夜、吸煙、酗酒等),不聚眾,不恐慌。

身心健康
睡得香 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近日,有幾個朋友諮詢失眠的問題。失眠讓他們感到很痛苦,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不想做事情,對以前喜歡 …

Uncategorized
過度虛榮會加重自卑

文/高嘉悅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虛榮心,自卑的人同樣如此。自卑的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自 …

身心健康
冥想讓人更聰明

隨著大腦掃描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正念冥想可以實實在在地改變大腦,給我們帶來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