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的歷史與文學隱喻

副刊

文/慕景強

  在人類與疾病抗爭的歷史上,有一種疾病曾經是不治之症, 在當時被稱為「白色瘟疫」。

  這種疾病就是結核病。幾天前,第23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剛剛過去。這個古老的疾病,

  確切的起源在今天已不可考。考古學家發現,在德國的海德堡石器時代人的第4、5胸椎有典型的結核性病變,證明了距今7000年以前的古代已經有結核性疾病。而最早關於結核病的文字記載,應該首推古希臘醫學家希波格拉底(西元前460~前377年),他第一次詳細記載了肺結核,而且認為結核病是傳染性疾病。

  但就是這樣一種在當時如此可怕的疾病,有相當一段時間, 歐洲人卻以得此病為時尚。不僅如此,結核病在全世界的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呈現也在一段時期內極為盛行,其表現方式和內容甚至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那麼,這其中究竟包含了怎樣的社會心理和文學隱喻呢?

文學作品曾賦予肺結核一種浪漫的想像

  人類雖早在幾千年就發現了結核病和其傳染性,對它的認識也在逐漸深入,但防和治的措施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觀,因為直到18世紀中葉,結核病的危害還沒有足以引起社會的恐慌。

  18世紀左右,歐洲女性,尤其是貴族女性的衣著時尚是大裙撐、緊身衣,審美觀中也以白膚為美。所以,很多人為了所謂的「美麗」而節食、受凍,很容易患上肺炎和肺結核。有一段時間,大家甚至以得了肺結核後顯露出的蒼白面容為時尚,還有些人主動去患病。那個時期,歐洲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

  這個時期,人們關於結核病的浪漫想像源於對這一疾病本質的不瞭解。肺結核病雖然是不治之症,卻帶給了藝術家們無盡的藝術靈感。在作家的筆下,肺結核是多愁善感、才華橫溢的象徵, 往往帶有美化死亡的效果。這一方面歸功於當時「崇尚」肺結核的社會風氣,一方面更是和肺結核自身特殊的病症表現分不開。

  肺結核病有大量可見的症狀,如發熱,伴著顏面潮紅、易激惹、心悸等,還有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因此,肺結核常常被看作慾望的象徵,大多數的創作者把結核病看作是一種能使患者變得性感起來的疾病。從西方浪漫派文學開始,肺結核病被想像成一種愛情病:小仲馬的名著《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體現了一種頹廢美;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低熱而緋紅的雙頰亦反映出結核病患者病態的柔美。

  為什麼肺結核被賦予了一種浪漫的想像,並成了一種時尚? 首先, 當時醫學尚不發達,人們對肺結核基本病理的不瞭解為文學家們提供了想像空間。此外,結核病之所以被看作文雅、精緻和敏感的標誌,也和社會階層的變動緊密關聯。

  工業革命前夕,貴族階級逐漸喪失經濟和政治地位,而這種流行的審美恰恰主要來自這一人群,因此結核病就成為他們寄託被壓抑的慾念的載體。而在中國古代,有很長一段時間,文人界最高層面的審美是「病態的美」,如高雅文人們喜歡的梅花,被扭曲了的盆景,園林中怪石等等。

  結核病之所以受到文學家、藝術家的垂青,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這種疾病的確古老,其危害的範圍廣,受害人數多,對人類的威脅大,創作者們將敏銳的目光聚焦到結核病,以此為線索展開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和對社會的思考。

  在19世紀及其以前的文學中有很多對肺結核的描寫, 而且很多作家自己就是肺病患者,大多數人都曾被這種緩慢而無情的疾病奪去親人或朋友。在體力勞動者中,患結核病的多為居住環境和經濟條件都比較惡劣的城市貧民,而在腦力勞動者中,患結核病的多數是生活沒有規律,精神壓抑、心情憂鬱的浪漫藝術家。

  因此有人說,肺結核是藝術家的疾病。如19世紀享譽英國文壇的三姐妹,著有《簡‧愛》的姐姐夏洛蒂,著有《呼嘯山莊》的妹妹艾米麗,著有代表作《艾格尼斯‧格雷》的小妹妹安妮,都因結核病而英年早逝。歷史上,還有濟慈、蕭邦、契訶夫、拜倫、卡夫卡、勞倫斯、雪萊、席勒等很多名人,也都因結核病而早亡。

中國作家呈現了人們患結核病的真實圖景

  工業革命之後,城市化發展加速,大量湧入城市的人們,生存條件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改善。19世紀,結核病在歐洲和北美大肆流行,貧苦人群成為主要入侵對象。據統計,從滑鐵盧戰役(181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年)前的近100年間,20歲~60歲的成年人中,肺結核的死亡率是97%。

  隨著結核病危害的波及越來越廣,程度越來越深,人們對它的研究與應對也在逐步推進。

  1882年,德國細菌學家科赫( 1843~1910) 發明了一種新的染色方法—抗酸染色法,可使隱身的結核桿菌在顯微鏡下暴露原形。1882年3月24日在柏林生理學大會上,科赫鄭重宣佈他找到了結核病的病原體—結核分枝桿菌,為人類戰勝結核病明確了戰鬥目標,也為全球控制結核病樹立了第一個里程碑。 

  然而, 雖然結核病的病理原因大白於天下,但有效的治療方法還尚未找到。在這之後,人們在19世紀以前對肺結核的美化和各種浪漫詩意的聯想也逐漸隱去了,文學作品中的結核病有了新的隱喻,這在現代中國文學作品中體現得尤為顯著。中國作家們都不約而同地賦予這種病症一種更為強烈的社會文化思想的本質性內涵,更加凸顯了這種病的壓抑、絕望和死亡氣息和對社會現實的觀照。

  縱觀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文學作品,不難發現其中有很多主人公都是肺病患者,如魯迅《藥》中的華小栓,茅盾《追求》中的史循,巴金《家》中的錢梅芬,曹禺《日出》中的陳白露、黃省三,林語堂《京華煙雲》中的曾平亞、紅雲,張恨水《春明外史》中的楊杏園,郁達夫筆下的於質夫,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中的沙菲,沈從文《三三》中的來鄉下養病的年輕人, 蕭紅《小城三月》中的翠姨,等等。

  在這些中國作家的筆下,肺結核患者大都帶有相當明顯的恐懼感、絕望感和死亡氣息。作品中對結核病自然主義的描寫仍然是一種隱喻化的過程,因為在當時的中國,得了肺結核實際上就是宣佈了死亡,在中國作家筆下,呈現了當時人們患結核病的真實圖景。

  1921年,法國醫生卡美特(A. Calmette)和獸醫介雲(C. Guerin)研發「卡介苗」,發現了預防結核病的主要手段;1944年,鏈黴素發明;1952年,美國和德國報告異煙肼為極有效的抗結核藥物,為有效地治癒結核病開闢了新的紀元。

  這些人類與肺結核抗爭史上取得的里程碑式的勝利, 讓全球肺結核患者數量大為減少。文學作品中的肺結核也逐漸改變或失去了它原有的象徵意義。反映當代現實的文學藝術作品中已經鮮少看見結核病患者的形象。

  1982年3月24日,在科赫發現結核桿菌100周年的日子裡,世界上第一個「世界結核病紀念日」被確立起來,目的是引起公眾對結核病的重視,呼籲各國政府加強對結核病防治的支持。1995年底,世界衛生組織決定把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衛組織曾提出目標:希望到2000年,結核病不再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種。

  事實上,人類過於樂觀了。近些年,結核病大有死灰復燃之勢,世界許多地區的肺結核防治系統遭到破壞;愛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增多,愛滋病人感染肺結核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0倍;多種抗藥性結核菌株產生,增加了肺結核防治的難度等。結核病向人類發起了新一輪的挑戰。

  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介紹,2016年,全世界有170萬人因該病死亡。我們也可以從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宣傳主題「開展終結結核行動,共建共用健康中國」中讀出:防治結核病我們仍須努力,徹底消滅的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__

副刊
亞洲蹲 為何只有亞洲人能做到

近日,「亞洲蹲」(Asian Squat)在網上突然火了,其原因是這種姿勢只有亞洲人可以完成,大部分 …

副刊
英國醫院設禁煙看守員

文/曹雪  在很多醫院,儘管有顯著的禁煙標誌,可還是有很多人視而不見。英國醫院為此也是操碎 …

副刊
最早的呼吸機叫 鐵肺

「ECMO葉克膜」一詞在抗擊新冠肺炎的報導中出鏡率很高,它是英文的「體外膜肺氧合」的縮寫,也稱「體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