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防摔掌握這些技巧

養身之道

文/王天鵝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30餘萬人死於跌倒,其中60歲以上老人占了一半。為了防止老年患者摔倒,醫院都有防摔手冊,並安排護士協助老人如廁、打水等。那麼,家裡有老人的,作為兒女千萬要時刻警惕了,為了防止老人摔倒,還是採取一些具體措施吧。防摔可練練太極北京市通州區老年病醫院喬佳表示,要防止老人摔倒,首先要增強老人身體的各項機能,如堅持參加規律的體育鍛煉,以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平衡能力、步態穩定性和靈活性,從而減少跌倒的發生。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包括太極拳、散步等。其中,太極拳是我國優秀的傳統健身運動。其次,選擇適當的輔助工具,使用合適長度、頂部面積較大的拐杖。將拐杖、助行器及經常使用的物件等放在觸手可及的位置;熟悉生活環境,道路、廁所、路燈以及緊急時哪裡可以獲得幫助等;老年人著裝宜舒適合體,褲腿不要過於肥大或過長,鞋子大小要合適,儘量別穿系帶的鞋。「老年人坐下的時候,椅子高度要適宜。儘量不要讓老人坐軟沙發,因為老人下肢沒力量,從軟沙發上起來,需要兩隻胳膊用力支撐,一旦撐不住,就容易摔倒。」喬佳說。雪天出行先防滑冬天寒冷,道路結冰或積雪,容易滑倒,揚州市東方醫院宋小學提醒老年人,出行速度不要太快,最好穿防滑鞋或旅遊鞋,切勿穿硬塑膠底鞋。在雪地行走,切忌提重物,雙手不要揣在兜裡,最好用雙手來回擺動行走,因為雙手來回擺動能很好地起到平衡作用。儘量避過大理石路面,因為大理石路面比較光滑,容易滑倒;要走人行道,不要在機動車道上行走,防止被側滑的車碰到。吃藥後小心頭暈服用藥物,尤其是同時服多種藥物,可能增加跌倒風險。因為有些藥物會使人感覺嗜睡、頭暈。老人在服用處方藥或營養補充劑時,一定要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瞭解潛在的副作用。如果服藥後有眩暈、昏睡感,要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量,或在陪伴下活動,以防摔跤。一般來說,安眠藥易導致頭暈。止痛藥可能造成神志不清。鎮靜藥有頭暈、視物模糊的副作用。降血壓藥過量,可能帶來低血壓,降血糖藥過量則會導致低血糖,都有暈厥的風險。抗過敏藥也可能讓人嗜睡,服用時要謹慎。摔倒後怎麼辦北京協和醫院彭慧明建議按以下步驟處理:最好先坐著或躺著不動,並大聲求救。先檢查是否有嚴重腫脹、骨頭變形、無法移動肢體、不能忍受的疼痛。如果有以上症狀,就可能已經骨折,可就近取木板或長型硬板(長度要超過傷處上下的關節),再以紗繃或絲襪、毛巾做簡易的固定,限制傷處活動,避免加重損傷和減少疼痛。立即送醫檢查、治療。若沒有上述第2項的症狀,可在旁人的協助下,或自己慢慢站起來。持續觀察,並給予冰敷,如事後仍有上述第2項的症狀,或疼痛加劇、漸漸無法活動,仍可能是骨折,需馬上就醫。你家老人屬易摔人群嗎專家介紹了一些簡單的測量方法,可以幫助檢測一下你或身邊的老人是不是潛藏著易跌倒的風險。平衡試驗半足距站立:身體站直,將兩腳合併,左腳向前,右腳錯後半步,看是否能站穩,身體不晃動。要求65歲以下的人,堅持60秒以上;超過65歲的人,能堅持30秒,即達標。全足距站立:將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右腳尖抵著前左腳跟,兩腳在前後一條直線上,同樣,看看65歲以下的人,能否堅持60秒以上;超過65歲的人,能否堅持30秒,身體不晃動。如果站不穩,說明身體的平衡能力差一些,這樣的老人走路就要小心跌倒。起坐試驗雙手交叉在胸前,從椅子(座高46cm)上站起來再坐下,10秒之內盡可能快地反覆做5次。如果在10秒內能完成這些動作,說明老人下肢肌肉力量和關節活動能力沒有問題。起立行走測試在3公尺的距離內,一端為始點,另一端作為終點。在始點處,放置一把椅子,首先,老人坐在椅子上,然後,從椅子上起立,向前走步,走到3公尺盡頭處,轉身向回走,走到椅子處坐下。這一連串動作,如果在12秒內完成,說明老人機體活動自由、靈活;如果在12~20秒之間完成,說明老人大部分情況下可獨自活動; 如果在20~29 秒之間完成,說明老人的活動能力不穩定;如果超過30秒才完成,說明老人存在活動障礙。步行試驗要求測試者盡可能快地行走,測定6分鐘行走距離。當6分鐘內行走小於300米時,提示這個人行走困難,有跌倒風險。只有一個人行走距離大於450米時,才表明他行走功能正常。靜態坐位平衡試驗對於已經臥病在床、不能行走的老人,要通過靜態坐位平衡試驗來測定他是否有跌倒的風險。具體方法:端坐椅上(雙腳踏地),或坐在床邊,兩手放在大腿上,計算能維持端正坐位的時間。如果維持端坐時間少於20秒,說明這個老人身體難以支撐平衡坐位,有跌倒風險。

養身之道
老來善做翁

文/錢國宏人到老年,退歸林下,人生的角色發生了變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這個時候,老年人可以從做「 …

養身之道
日本的 回憶學校

  老年癡呆症困擾著全球老年人,早期表現為容易忘記近期發生的事,但可能對小時候的事記憶猶新 …

養身之道
生活滿意度高的人壽命較長

翻譯/方留民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對於50歲以上的人來說,如果對生活滿意度越高,其死亡的風險就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