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辨別能力或並非天生
早期訓練在認知能力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要聞

 【本報訊】為什麼有的人是「臉盲」而另一些人是「認臉狂」?科學界一直認為,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的認臉能力是天生的,從出生後大腦就可以進行面孔辨別。

  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得出相反結論,認為靈長類的認臉能力是通過後天反復訓練習得的,沒有相關訓練就不具備這種能力。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在《自然‧神經科學》上報告說,為更好理解認臉能力是如何發展的,他們利用獼猴開展實驗,將實驗獼猴分成兩組:

  對照組獼猴 出生後採用正常的撫養方式,跟母親、其他獼猴及撫養它們的人待在一起;

  實驗組獼猴出生後就跟母親和同類分離,由戴著面具的人用瓶餵的方式撫養,在出生後第一年從未見過人臉或同類的臉。實驗結束時,兩組獼猴都被置於社交環境中,可以見到人及同類的面孔。

  參與研究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瑪格麗特‧利文斯通解釋說,獼猴大腦顳上溝中有專門負責面部識別以及手部、物體、場景等其他識別的區塊,在出生約200天時即發育完成,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靈長類大腦中也有類似區塊。

  兩組獼猴出生200天時,研究人員通過磁共振成像(MRI)設備掃描它們的大腦發現,採用正常方式撫養的對照組獼猴,大腦中負責面孔識別的區塊和負責其他識別的區塊發育水準相當;而那些出生200天內沒見過任何臉孔的實驗組獼猴,大腦負責識別的各個區塊中,獨缺面孔識別區塊。

  研究人員接著向兩組獼猴展示人和其他靈長類的照片,發現對照組獼猴會盯著照片中的臉部看,而實驗組獼猴傾向於看手部。

  研究人員表示,新研究揭示了後天的早期訓練在大腦感覺和認知能力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助理解「臉盲」症、自閉症等不能進行面孔識別情況的成因。

要聞
吸煙易使大腦萎縮

【本報訊】美國研究人員一項研究發現,吸煙會導致大腦組織減少,雖然戒煙可以阻止這種損傷,但無法使已損傷 …

要聞
牛羊的肉和奶中一種物質有助抗癌

【本報訊】一項新研究說,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肉和奶中有一種物質能啟動抗腫瘤的免疫細胞,有潛力幫助對抗多種 …

要聞
兩血癌藥併用對大腸癌更有效!?

【本報訊】美國密西根范安德爾研究所(Van Andel Institute)的團隊研究發現,將表觀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