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飲食宜忌 中西醫有別

一位稱職的醫生,在診療過程中不僅要對患者處方用藥,更要注重健康宣教,尤其要向患者交代清楚何時服藥,餐前、餐中還是餐後,提倡多吃哪些食品或果蔬,不吃或少食哪些食物,因為這些將直接影響治病的療效。
在與患者交談中發現,對於同一個病人、同一種疾病,中醫和西醫針對患者的飲食指導相差較大,甚至完全相反,這往往令[……]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納米技術在微小世界開天闢地

文/王瀟雨
20世紀80年代,納米技術問世。這是一種在納米尺度(從原子、分子到亞微米尺度之間)上研究物質的相互作用、組成、特性與製造方法的科學。納米尺度覆蓋了從蛋白質、DNA到細胞器的範圍,為生命科學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和廣闊的創造空間。納米技術對醫療和健康產業的影響日趨顯著,在藥物輸送、生物材料[……]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人工智慧對抗癌的助力有多大

文/張田勘
用人工智慧對抗癌症已經起步人類戰勝癌症是人工智慧應用的一個部分,毫無疑問,這種探索已經有明顯的初步效果。
美國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的研究人員新近研發的一個人工智慧軟體,已經能幫助醫生較為準確和快速地診斷乳腺癌。
這個軟體能夠準確解讀乳腺X光影像結果,在很短時間內回顧幾百萬份紀錄,通過解讀病人的乳[……]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聚焦腦動靜脈畸形

文/方亦斌劉建民(上海長海醫院)
一部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讓大眾對醫學科普尤其是腫瘤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但還有一類相對少見但危害極大的先天性疾病卻尚未被大眾所熟悉—腦動靜脈畸形,我們暫且稱之為「腦短路」君。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這種難治性腦病的前景也在逐漸明朗。
發生機制類似「短路」
人體的血管大致分為動[……]

Read more

時事新聞

新給藥方式有望降低癌症復發率

【本報訊】(記者周舟)美國一個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給藥方式,通過注射特殊凝膠,將化療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遞送到腫瘤部位再先後釋放,有望降低癌症復發率。在這項研究中,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顧臻團隊基於動物模型,對黑色素瘤和一種此前
對免疫療法敏感度低的乳腺癌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小鼠的原發性腫瘤被切除後,該療[……]

Read more

時事新聞

患II 型糖尿病風險吸煙顯著升高

【本報訊】(記者張磊)英國《柳葉刀‧公共衛生》雜誌上發表了一項對中國大陸50萬成人進行的9年追蹤研究,結果顯示,長期吸煙者II型糖尿病發病風險比不吸煙者高15%~30%。此外,糖尿病發病風險與吸煙量以及更早的開始吸煙年齡呈明顯劑量—效應關係。
來自牛津大學、北京大學及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吸煙[……]

Read more

時事新聞

茲卡病毒暴發新機制被揭示

【本報訊】(記者張家偉)華人學者領銜的一個研究團隊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發現了茲卡病毒暴發流行的一種新機制,由於病毒位元點突變,導致病毒抑制動物宿主天然免疫防禦的能力增強,因此也使病毒感染人體的能力以及致病性得以增強。
茲卡病毒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分部加爾維斯[……]

Read more

時事新聞

日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定神經回路異常

【本報訊】(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在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術分析腦部圖像時,發現了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腦內神經回路異常。這一發現將有助於研究精神分 裂症新療法。精神分裂症是指在各種不同原因(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下,人的精神活動發生分裂,即人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之[……]

Read more

時事新聞

細胞死亡通告提供抗癌思路

【本報訊】即將死亡的細胞會向鄰近細胞發出信號,確保有新細胞來接替自己,美國科學家首次發現了這個過程的具體機制,在此基礎上有望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美國拉許大學近日發佈的新聞公報說,該校專家還發現,綠膿桿菌產生的一種毒素能阻
止細胞發送死亡通告,這正是該病菌導致傷口難以癒合的原因。
細胞的有序凋亡和新生[……]

Read more

要聞

100小時的MRI掃描捕獲了人類大腦中最詳細的外觀

(本報訊)(記者趙廣智) 超過100個小時的掃描已經產生了整個人腦的三維圖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詳細。新的視圖, 由強大的核磁共振(MRI)啟用,其解析度可能用於,發現小於0.1 毫米寬物體的分辨率。“我們還沒有看到像這樣的整個大腦,”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電氣工程師 Priti Balchand[……]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