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人拿金錢衡量成功

身心健康

文/賈曉波(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天津市社會心理學學會副會長)
日前,法國益普索公司一項針對20個國家的調查發現,71%的中國大陸受訪者認同 「可以用財產來衡量成功」,這一比例達全球平均水準的兩倍多。
隨後,新浪網和鳳凰網相繼推出民意調查,來驗證上述結論。結果顯示,五成人會用金錢衡量成功,因為 「金錢、物質擁有量決定個人的幸福指數」;超過五成人認為這源於民眾沒有信仰,72%對此表示憂慮。
這些調查結果並不讓人吃驚。生活中,不少人酷愛在微信上 「曬」去過的高檔場所、買到的高級商品;有人在他國徹夜排隊買奢侈品,只為回自己國家時接受親朋羡慕的眼光。甚至有北師大教授在微博中要求研究生 「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不得不承認,金錢至上已是社會主流價值觀,民眾被金錢所 「綁架」。究其原因,首先,苦難的近代史讓許多人缺乏安全感。而心理學研究表明,安全感越低,物質化越高。因此,儘管人們的肚子填飽了,但 「心理性饑餓」仍代代流傳。其次,市場經濟帶來了豐富的物質,道德建設卻沒跟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認為,市場和市場價值觀侵入了本不屬於它們的領域,如健康、教育、家庭生活等,「這是過去30年來最致命的變化」。
第三,從出生時的奶粉錢,到求學時的培訓班,中國人從生到死都需金錢保駕護航。不斷上漲的物價、房價無情地逼迫每個人掙更多錢,讓民眾對金錢的認同感愈發強烈。
第四,古人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無處不在的貧富差距刺激每個人的神經,引發心理失衡。尤其是當今社會上升管道失衡,有人苦讀10年難求一職,有人爹媽有錢就混得順風順水,這都強化了民眾對金錢的認同。
益普索的分析師認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比如印度和巴西也往往把金錢與成功劃等號,拜金是 「追趕型經濟體」在特定階段的常態。
中國人講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想掙錢無可厚非,但不可以不擇手段,破壞道德和法律。而如今,除了與金錢、利益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貪腐等問題,許多優秀的年輕人也沉淪在金錢至上的價值體系下,沒有理想,不願奮鬥。長此以往,社會何來創新力與競爭力?
金錢多寡是衡量成功的尺度之一,但若只有這一個尺度,那成功也變得沒有意義。印度的特蕾莎修女將一生都獻給了幫助窮人的事業,又有誰能說她不成功?因此,我們應該反省,能不能給自己減減壓?因為除了大力治理腐敗外,媒體的輿論導向要正確。在宣傳一個人的成功時,少說他有多富有,生活多奢華,多說他如何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為社會貢獻了什麼等。
老師們也要通過多種方式告訴學生,人生的價值並不只有金錢,還有很多值得追尋的事物。另外,不要被閒言閒語干擾,而應堅守自己的信念,因為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源泉。

身心健康
睡得香 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近日,有幾個朋友諮詢失眠的問題。失眠讓他們感到很痛苦,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不想做事情,對以前喜歡 …

Uncategorized
過度虛榮會加重自卑

文/高嘉悅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虛榮心,自卑的人同樣如此。自卑的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自 …

身心健康
冥想讓人更聰明

隨著大腦掃描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正念冥想可以實實在在地改變大腦,給我們帶來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