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事件過後,如何審視 內心的恐懼的黑暗

身心健康

文/史宇

  雲南昆明「3‧01」暴力恐怖襲擊事件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傷。其中包括多名民警、外出打工者和返校大學生,最讓人揪心的是傷者中有一位是已經懷孕6個月的孕婦……親歷重大突發事件以後,人們內心的安全感會瞬間被破壞,導致出現一系列心理和情緒方面的反應。

  不僅僅是事件的親歷者有可能陷入心理危機,熟悉他們的親人和朋友,甚至是那些距離案發地點千里之遙的人們也可能因此產生心理陰影。

無差別殺人導致恐懼心理的蔓延

  發生在昆明的這起恐怖事件死傷的都是無辜百姓,從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種沒有具體指向見人就殺的行為可以認為是「無差別殺人」。也就是說,犯罪分子是隨機選擇作案目標,和被害人之間沒有具體仇怨。這是一種典型的報復行為,矛頭是指向社會的。

  這種「無差別殺人」所產生的一個可怕的結果就是,任何人都可能成為被傷害的對象,因此每一個人都成為了潛在的受害者。當感覺自身以及家人的生命安全難以得到保證時,人們的內心就容易滋生恐慌情緒。

  人們內心的安全感最直接的來源就是「控制」,能夠掌控的資源越多,掌控的能力越大,就越覺得安全。人們的意識結構裡也存在這樣一個邏輯關係,做了好事會受到表揚,做了壞事會遭到懲罰。於是,為了免受懲罰大家會儘量多做好事。

  換句話說,人們是通過控制自身的行為表現,來尋求內心某種願望的滿足。而一旦這種「邏輯」被打破,人們對結果無法預料和把控,就會導致安全感缺失。

  再來看剛剛發生在昆明的「3‧01」事件,暴徒「無差別殺人」的行為徹底打破了這種「控制」,使人產生無助感,以至於很多人感慨, 「我們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難免有意外」。當人們產生了「無論我怎樣做都不能夠避免遭遇厄運」的想法時,內心的安全感就會蕩然無存。

  不僅僅是恐怖事件親歷者的身心遭受到嚴重的傷害,在廣大公眾中,也極易引發由安全感缺失導致恐慌的群體效應。因此,作為社會公眾的一員,我們也應該正確處理自己內心的恐懼。

恐懼感可能對生命是有積極意義的

  昆明「3‧01」事件的發生,刺激著每個人的神經。網上一些教大家逃生技巧、自救舉措的應對之招開始廣為流傳。且不論這些所謂防恐怖之招是否管用,但這一現象反映出人們在恐懼之後在努力尋求自我安全感的實現。

  其實,若要正確處理內心的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將此刻的情緒放下,學會坦然接受自己的「恐懼」,而不是一味去抗拒,否則,只能繼續恐懼著「恐懼」。而恐懼如果過度或持續過久就會消耗掉大量的心理能量,對正常的工作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對健康也不利。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不會覺得「恐懼」是個好詞,甚至認為它會給我們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所以,一旦有了「恐懼」心理,人們總會想著如何去「克服」。事實上,恐懼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它對於我們的生命是有積極意義的。

  想像一下,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把手指伸進滾燙的開水裡,被燙了一下,感到很疼,再次遇到開水時,他就會小心翼翼,以免被燙到。假如這個孩子沒有絲毫恐懼,不知躲避開水,後果將不堪設想。成年人也如此,例如我們站在懸崖上就會覺得有些心驚膽戰等。由此可見,恐懼感是能夠保護我們免遭傷害的。

  從遺傳學角度來看,基因決定人類天生會害怕某些事物,例如怕黑,這是由於黑夜遇襲或受動物傷害的危險比在白天大,因此人類祖先對黑暗產生了恐懼,並且將這種恐懼感代代相傳。也正因為此,人類才獲得了更多生存的機會。

  所以,昆明「3‧01」事件發生以後,人們感到恐懼,這是十分正常的心理反應。正是因為有了恐懼,人們會對危險變得更加敏感,並可能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

  對於遭遇惡性突發事件的當事人及其家屬而言,可能會產生沮喪、悲傷等情緒問題,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失眠、噁心、食欲減退等軀體反應。

  這些「創傷後應激障礙」,一般在精神創傷性事件發生後數天至6個月內發生,病程至少持續1個月,有些會長達幾個月或者幾年,個別甚至達數十年之久。出現這種心理障礙的患者,往往是很難靠自我調節就能好轉,建議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以便能更快更順利地從恐怖襲擊事件帶來的心理陰霾中走出來。__

身心健康
睡得香 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近日,有幾個朋友諮詢失眠的問題。失眠讓他們感到很痛苦,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不想做事情,對以前喜歡 …

Uncategorized
過度虛榮會加重自卑

文/高嘉悅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虛榮心,自卑的人同樣如此。自卑的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自 …

身心健康
冥想讓人更聰明

隨著大腦掃描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正念冥想可以實實在在地改變大腦,給我們帶來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