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方用藥辨“生熟”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Uncategorized, 醫藥科技
中藥炮製是一項傳統的製藥技術,中藥材要經過炮製成為中藥飲片,才能用於臨床處方。“生熟理論”是中藥炮製中的重要理論之一,主要有“生瀉熟補、生峻熟緩、生毒熟減、生行熟止”等理論。中藥材在炮製過程中常常加入不同輔料,也會使藥性發生變化,如“酒制升提,薑制發散,入鹽走腎臟軟堅,醋制入肝經止痛,米泔制去燥性和中”等。一種原藥材經過不同的炮製,會產生不同的功效。2015版藥典中大黃就有“大黃”“酒大黃”“熟大黃”“大黃炭”四種炮製規格,功效上有著明顯的差別。我們可以簡單地把那些經過淨制、切制、乾燥的藥材稱為“生”,它們大多只保存了藥物的天然藥理作用;而那些通過其他加工方式,加入了其他輔料,改變了藥物部分性能的中藥材,都可以稱為廣義的“熟”。合理使用“生”、“熟”藥品,能夠體現一位中醫醫師的處方水準。由於一些藥材的“熟品”比“生品”更常用,也就形成了開藥名時,直接調劑“熟品”,開具“生品”要加“生”字的習慣。例如天津地區開具“白術”調劑“麩炒白術”,開具“生白術”才調劑“生品”。不同地區習慣不同,就造成了一個名稱在不同地區可能會調劑出不同的炮製品。為了規範這種情況,中國藥典規定不標注炮製的藥品一律調劑生品,其他炮製品要標明炮製規格,如“炒梔子”“炙黃芪”“酒黃精”等。現在使用的中草藥小包裝、顆粒劑等都使用藥典的規範用名,一些醫生顯然不夠熟悉這種變化,還按老習慣開處方,可能用的就不是原來習慣使用的炮製品了。例如一些醫師在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的處方中開“白術”,按藥典名稱應調劑“生品”,而在這些處方中應該使用緩和燥性、補氣健脾作用強的“麩炒白術”。我們藥師應該通過與醫師的溝通,避免出現這類問題。我們瞭解到一些基層醫院中,無論是手寫處方還是列印處方,都存在著按照過去習慣開具藥名的情況,很多人並不瞭解這樣開方可能引起的問題。我們在分析中藥處方時發現使用炮製規格不合理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缺少臨床經驗的醫生不瞭解中藥不同炮製規格的作用,通過背誦《湯頭歌訣》記憶處方,而《湯頭歌訣》中很少會對藥品的炮製規格做出說明,這也是中藥炮製規格不被重視的原因之一。醫院的藥學人員要通過專業的宣傳,促進醫師使用藥典中的正式名稱,標注清楚炮製規格,這樣才能開出合格的中藥湯劑處方,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