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吃人後如何消除心理陰影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身心健康
文/程守勤劉敏
年前,湖北荊州一年輕媽媽「被商場電梯吞沒前將兒子托舉扔出」的報導引起了公眾對電梯安全的高度關注。後又傳出「工人清潔電梯被夾」的噩耗。接連發生的電梯事故給人們帶來強烈的心理衝擊,有人甚至患上「電梯恐懼症」。從心理視角如何看待這一現象,這種彌漫性的心理恐懼如何消除?
一些有幽閉恐懼症的人,往往容易產生「電梯恐懼症」
手扶梯這一日常生活中經常乘坐的工具,沒想到竟成為了「殺人工具」, 「吞人」不眨眼。這種悲劇事件讓人們在乘坐電梯時不免擔心安全問題,有的人甚至恐慌不已。一時間,各種防止被電梯捲入的所謂「正確」姿勢出現在網路上、微信朋友圈,如整個人橫躺在電梯手扶欄杆上,拿個傘試探擋板是否結實後再上電梯,雙手和雙腳都放在手扶欄杆上……
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教授介紹說, 「電梯恐懼症」一般是在直梯的窄小空間中產生的恐懼症。
一般來說,對手扶梯產生恐懼的人較少,但是對直梯有恐懼感的確實大有人在,尤其是一些有幽閉恐懼症的人,往往容易產生「電梯恐懼症」。
袁勇貴教授舉例說,曾經有一位患者,由於在幾年前曾經被關在電梯裡幾分鐘,此後,就再也不敢坐電梯了。每次坐電梯,如果是一個人坐電梯,她就會擔心「如果自己再被關在電梯裡,沒有人救她怎麼辦」,如果是很多人一起乘坐電梯,又會覺得胸悶喘不過氣來。所以,她每天上班寧願爬樓梯到位於第18層的辦公室,下了班也是走樓梯。
袁勇貴教授指出,這位患者產生這種心理反應,表明她有焦慮症的傾向,而這跟患者本身孤獨、內向的個性有一定的關係。
反覆的心理暗示讓事件的影響擴大化,以致產生群體性恐慌
在袁勇貴教授看來, 「電梯吃人」事件發生後,在社會上引起對於扶梯的恐懼,其實是一種焦慮情緒的蔓延。
他分析說,雖然「電梯吃人」事件是一次極其偶然的悲劇事件,但是經過媒體高強度的反覆渲染,這一本身帶有緊張恐懼氛圍的事件就更容易產生一種「電鋸驚魂」的恐怖色彩,再加上網路上你一言他一語的評論,以一種反復的心理暗示的形式讓事件的影響擴大化,以致產生群體性的恐慌。
「電梯吃人」的偶然事件會在社會中產生一種人人自危的恐懼感,還與事件本身的特點有關。首先,是電梯事故發生的不可控性給人造成強烈的心理刺激,讓人覺得防不勝防。湖北荊州的事故受害者是在逛商場時遭遇不幸,而「逛商場」是很大眾的行為。
另外,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一旦發生後果非常嚴重,這些都加重了公眾對電梯安全的信任危機。其次,被電梯吞沒的年輕媽媽是普通百姓,這也會引發社會公眾強烈的身份認同感,讓人產生「這種事也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聯想,所以,才會出現各種防範招式在網路及微信朋友圈熱轉的現象。
絕大部分人的「電梯恐懼」會自行消失,少數嚴重者需進行心理治療
「電梯吃人」等公共安全事件發生後,都容易誘發公眾的廣泛性焦慮,袁勇貴教授指出,隨著事件的淡出,絕大部分人的焦慮症狀會有所減輕,直至完全消失。畢竟, 「電梯吃人」事件發生的幾率是非常小的,一般情況下電梯是比較安全的,不需要過度恐懼。
但也有小部分情緒敏感、心理耐受力比較弱的人,可能產生較為嚴重的焦慮,如果持續時間過長且影響到生活時,就要注意了。心理專家稱,當產生焦慮症狀的時候,首先要認識產生焦慮的來源,進而自我緩解,尋求自我放鬆的方法,比如,通過調整呼吸,可讓自己安定下來。
如果自己沒有辦法調節好心理狀態,就需要到醫院看心理醫生,進行系統的治療。
袁勇貴教授提到,像那位因有「電梯恐懼症」而寧願爬18層樓梯的患者,最後就是經過暴露治療才克服這種恐懼感的。
所謂暴露治療即越是害怕坐電梯就越主動接觸電梯,讓患者在心理治療師的陪同下,先從乘坐一層電梯開始,慢慢地開始增加乘坐電梯的層數,一步步消除對電梯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