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內心住著一隻 變色龍

身心健康

文/黃嵐
面容相像、心靈相傾,不少伴侶在相知相伴多年之後,彼此會長得越來越像—當中的原因不只是因為人們最喜歡與自己相似度達22%的人結合,還因為在無意識的模仿之下,兩個人逐漸形成了共同的生活習慣。
模仿,可以說是我們生而為人的關鍵能力,人人都是環境中的變色龍。
善於模仿使人智力更勝一籌
「從心理學角度看,模仿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即把自己的一部分變得和要學習的物件類似或一樣。」廣州白雲心理醫院首席心理治療師沈家宏表示,個體所模仿的既可以是被模仿物件的動作或行為,也可以是其外貌特徵或存在狀態。
「社會心理學通常把模仿分為兩大類—自發模仿和自覺模仿,前者包括先天本能模仿和後天習得模仿,後者包括適應性模仿和選擇性模仿。」沈家宏說,變色龍能夠隨時隨刻因地制宜地令自己化險為夷,我們也未嘗不可。
過去有不少研究都顯示,正因為善於模仿,人類才會在智力上更勝一籌。
模仿也有內外之分
如果做一個簡單的分類,模仿可以分為外模仿和內模仿。外模仿的定義很容易理解,比如我們被明星的唇膏顏色吸引,於是下單購買同款。相比之下,內模仿則顯得深邃得多,甚至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發生。
「看見別人發笑,自己也想笑,但我們不一定會發笑;看見別人踢球,自己也不禁躍躍欲試,但不一定表現出踢球;我們只是在心裡進行表像式地主觀模仿,我們會在心裡通過表像的作用在笑,在踢。」沈家巨集告訴記者,內模仿活動通常以人體器官的生理心理功能為基礎,表現為一種意象性內模仿,也就是在想像中把主體摹擬為客體。 「有些慾望我們不能在現實中去實現,通過內模仿的作用可以在其內在通過表像的模仿作用去實現,如我們的內在有攻擊慾望,有權力慾望,可以通過在影視作品裡去獲得有關這方面的內容來得到滿足。」所以,低一階層的人容易模仿高一階層的人,而且這種模仿大多是在無意識之中形成的。變色龍的本領幾乎人人都有,通過模仿 「心中的模範」,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接納,我們便可以獲得一種歸屬感,從而滿足我的內在的安全感的需要。
善解人意也是種模仿能力
不必有相似的經歷感受,而是能設身處地地理解,對於我們人類而言, 「共情」是一種能力。
共情不只是單純的感同身受,更加成為人際關係的 「潤滑劑」,是個人情商的體現。「人類的共情能力也是來源於
模仿,沒有模仿就沒有共情。」沈家宏說。
共情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把自己放在被共情物件的位置上,然後去 「模仿」對方的感受、情緒和想法。這種模仿能力越強,就越能去理解他人,而越能理解他人,就越能在人際關係中獲得成功。
確實,我們生活在一個不確定而廣闊的世界裡,無論是從眾心理、偶像崇拜、認同和內化…這些都是無意識模仿的作用。這一種生而為人的關鍵能力,同樣是一種黏合劑,將來自不同角落的人結合在一起。
別讓孩子模仿不好的行為並非所有的 「模仿」都是利大於弊的, 「厭惡型模仿」就是負面的典型。
沈家宏指出: 「因為模仿也不都是適應性的,發展性的和健康性的,如我們對暴力遊戲、暴力文學作品和暴力影視作品的無意識模仿,因為這種模仿的作用,就可能會把接觸這些媒介的人也變成像遊戲、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裡的那些人物一樣暴力。」作為善於模仿的人類,應該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把握好 「模仿」的尺度,讓 「變色龍效應」更有益於自己個人及社交發展呢?
只有對那些符合人類的倫理和普世價值理念的行為模仿才是有利於社會進步和個體身心健康發展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親子關係裡,孩子對父母的模仿也是照單全收的,不僅模仿好的,也模仿不好的。那些不好的模仿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如父母充滿暴力、經常吵架、有成癮等行為,孩子出於對父母的忠誠,可能會在潛意識裡模仿這些行為,在不知不覺中也讓自己變成像父母那樣的人。

身心健康
睡得香 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近日,有幾個朋友諮詢失眠的問題。失眠讓他們感到很痛苦,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不想做事情,對以前喜歡 …

Uncategorized
過度虛榮會加重自卑

文/高嘉悅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虛榮心,自卑的人同樣如此。自卑的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自 …

身心健康
冥想讓人更聰明

隨著大腦掃描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正念冥想可以實實在在地改變大腦,給我們帶來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