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防癌元素硒的200年身世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副刊
文/傅維康(中國著名醫史學家)
微量元素「硒」,在現代的醫學、化工、冶金、電子、農業諸多方面,都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1817年,硒元素由瑞典化學家雅各.貝采利烏斯所發現,到今年,剛好是200年整。
貝采利烏斯(1779年~1848年)出身於有良好教育修養的家庭。他大學畢業後,從事化學研究工作。1803年,24歲的貝采利烏斯發現了稀土元素之一的鈰。1808年,在他29歲時,被瑞典皇家學院遴選為研究員。1817年,貝采利烏斯在用黃鐵礦煉製硫酸的鉛室底部,觀察到一種紅色沉積物,這種沉積物燃燒時所產生的難聞臭氣很像碲。他以為,這種紅色沉積物也是碲的一種化合物。
但他進一步研究分析,該沉積物內並沒有碲的成分,而是一種近似的新元素。由於碲的化學名稱「Tellurium」中的「Tellur」,含義為地球,是衍生於古羅馬神話「地球女神」的詞彙,所以他對所發現的這種新元素的命名,以古希臘神話含義為「月亮女神」的Selene作字頭,稱為Selenium,化學符號為Se,音譯成新造的漢字「硒」。
硒元素被發現後,在頗長一段時期裡,基本上是應用於化工、冶金、電器方面的研究和用品的生產。差不多到20世紀初,才被學術界一些人士零星試用於醫學,且主要在癌症治療方面。1915年8月,美國的沃克和克利恩兩位博士,在《美國醫學》期刊上,發表了《硒的醫療價值——特別是對癌症》一文。
他們將硒劑在老鼠身上試驗後,把亞硒化鈉用於治療人體皮下腫瘤,口服劑量每天1毫克,據說能使腫瘤「縮小」(服藥多少天不詳)。該文還談到,硒劑對人體深部腫瘤沒有治療效果。不過,學者們對硒在醫療上的作用仍在繼續探索。
1957年5月,德國生物化學家施瓦茲在福爾茲博士協同下,對動物進行防治營養不良導致肝壞死的研究。他們給動物餵食含硒飼料的實驗後,最先證明硒對肝臟有明顯保護作用。這一具有重要啟發意義的實驗結果,有力地推動了許多國家學者們對硒進行更廣泛、更深入的研究。
自1957年以來,國際上學術機構、團體以及學者們,撰著、發表有關硒對人體保健醫療作用的論著與報導,數量之多、論述之廣,實難盡知其詳。然而,它們的結論十分明確肯定:硒是維護人體健康與生命所必需的極為重要的微量元素。
硒對人體的保健功效涉及多方面:增強人體抗氧化作用,延緩細胞、組織與器官老化; 提高人體免疫力;減少罹患癌腫,抑制癌細胞增生;降低因服用抗癌藥物或放射治療所產生的毒副作用;改善人體對數種維生素(A、C、E、K)的吸收和利用;調節蛋白質合成功能;保護心腦血管、肝臟、胰臟、腎臟與男性生殖機能;保護眼睛細胞膜,延緩水晶體與視網膜老化,有助維護視力;負電荷非金屬離子的硒,在人體腸道內與正電荷的有害金屬離子(鉛、汞、鎘等)結合而將其排出體外,減少某些金屬對人體危害,等等。
硒固然對人體保健有諸多功效,但它在人體內的含量須合適,過多或缺乏都對人體有害。據報導,成年人大致每天需50微克~250微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合理的各種食物搭配,即能自然獲得此含量。
研究者獲知,各種食物的硒含量,多少不一,糙米、大麥、大蒜、胡蘿蔔、蘆筍、魚、蝦、雞鴨蛋、動物肝臟與肉類以及許多蔬菜、水果都含硒,而富含維生素(A、C、E)的蔬菜或水果,能促進人體對硒的吸收。所以,日常生活中保持合理均衡的食物品種與合適的進食量,是補充人體所需硒和各種營養素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