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早期診斷發現新依據

Uncategorized

【本報訊】(記者衣曉峰通訊員程岩)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系列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與生命體中存在的「暗物質」—非編碼RNA(核糖核酸)的調控失衡有關聯。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張廣美教授團隊研究發現,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在卵巢癌的發病進程中扮演主流角色,並揭示了其在卵巢癌診斷、治療、預後標誌物識別等中的重要功能。相關論文發表於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科學報導》上。科學家發現,lncRNA雖不能編碼蛋白質,但其能在基因組轉錄後水準調控重要的癌症生物學通路,從而在癌症的發生、發展、轉移等過程中,發揮關鍵的生物學作用。最新研究表明,lncRNA可能具有調節癌基因、抑癌基因或其自身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功能,並參與多種信號傳導途徑的調控。然而,人類卵巢癌中lncRNA對風險基因的調控奧秘,卻一直未被科研人員解析和破譯。張廣美團隊利用高通量RNA測序技術資料及功能基因組學資料資源,在人類全基因組範圍系統分析了lncRNA-mRNA共表達模式,並構建了399 個卵巢癌臨床樣本的lncRNA-mRNA共表達調控網路,展開了基於生物分子調控網路的模組化分析及預後風險分析。在數以萬計的lncRNA分子中,張廣美團隊成功識別和捕捉到了參與卵巢癌中免疫應答機制的風險lncRNA,並解釋了其在卵巢癌惡化過程中的抑癌機制。研究顯示,兩個新發現的lncRNA分子在共表達網路中發揮協同調控作用,其所參與的lncRNA-mRNA共表達模組與卵巢癌預後相關,該模組分子表達譜可顯著地將卵巢癌臨床樣本高生存率與低生存率區分開來。研究表明,早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達80%~90%,而晚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僅為30%,卵巢癌的早期診治非常關鍵。
在上述研究中,張廣美團隊通過整合lncRNA、mRNA高通量表達譜,挖掘lncRNA-mRNA共表達網路調控模式,為卵巢癌的早診早治提供了新靶點,同時揭示了一些lncRNA對
卵巢癌患者預後產生的影響。這些研究為進一步剖析非編碼RNA在多種惡性腫瘤中的調控機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和資料支援,也為惡性腫瘤的早期基因診斷和靶向性治療
帶來了新希望。

時事新聞
中風早期血壓把控新思路

【本報訊】江蘇省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何明利教授開展的缺血性中風早期血壓和中風亞型對中風後認知 …

Uncategorized
茶人的擇水之道

很多茶人對水很有研究,還撰寫了許多專門論水的文章。如張源在《茶錄》說:「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 …

Uncategorized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