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防秋燥

Uncategorized

處暑過後,秋意越來越濃,很多人可能會出現乾咳,皮膚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敏感、乾燥。儘管氣溫還很高,夏天還線上,“秋老虎”尚且發威,其實,氣候已經發生了變化,節氣的更迭,已經無聲無息地進行。因此,即使氣溫繼續居高不下,大家也要應時而動,及時調整自己的飲食起居,以防秋燥乘虛而入。
秋季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黃帝內經》載:“秋冬養陰。”意思是說,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並為來年陽氣的生髮打好基礎。
“燥”為秋季的主氣,故稱“秋燥”。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犯肺
時,容易出現“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狀。因此,秋季
養生,當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
秋天睡眠要規律
秋三月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古人用刑常喜歡安排在秋後,即“秋後問斬”,意思即求秋氣之肅殺。由於秋氣肅殺,中醫又把秋天叫“秋刑”。
所謂的“秋刑”,即是指秋天肅殺之氣對萬物的摧折。經歷了一個春天和夏天,人體的陽氣達到了一個鼎盛的階段“陽氣亢盛”。而秋天到了,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們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
中醫養生有天人相應一說,所謂天人相應是指人與天地相順應。最有效的養生方法就是隨四季的變化而調整作息。到了秋季,應該像晨鳴的雞一樣早睡早起。早起可以“使肺氣清”,早睡即可以“收斂肺氣”,又可以“使志安寧”,這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一致的,秋冬季天地萬物開始收斂,人也要“收斂”,即養陰,這裡的養陰並不是單純指養人體的屬“陰”的津液等,而是養人體收斂的狀態。因為發散和收斂按照陰陽來分,發散屬陽,收斂屬陰,在春 夏 提 倡 晚 臥 早 起 , 有 助 於 陽“長”,秋冬早臥早起,有助於斂“陰”。
秋季氣候乾燥,但清晨卻多是天高氣爽,空氣清新,一日當中最為舒適的時候。早睡早起是好習慣,利於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保持充沛的活力。此外,據有關專家對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時間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此類疾病在秋季發病率較高,而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秋季的適當早起,可縮短或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這對於預防腦血栓發病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秋天運動要平緩
在保證充足的睡眠後,增強身體素質也是預防秋燥的好方法,特別是可以保證機體順利地從夏熱過度到秋涼以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與抗寒能力。
可以做一些輕鬆平緩、活動量小的運動。這樣既不會因出汗多損耗元氣,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體素質。鍛煉還能增強體質,增進機體的耐寒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增加大腦皮層的靈活性,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旺盛的精力。鍛煉後胃液分泌加多,腸胃蠕動增快,可以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像慢跑、做操、打太極拳、散步、登山、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適合秋季的運動,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因為人在秋季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黏滯性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韌帶的伸展度降低,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在沒有準備活動的情況下也會下降,鍛煉前若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會引起關節韌帶拉傷、肌肉拉傷等,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鍛煉反而成了一種傷害。所以無論多大年紀,在鍛煉之前準備活動都要做,時間長短和內容可以因人而異,但一般應該做到身體微微有些發熱比較好。做完準備活動後,無論進行舒緩或較急促劇烈的活動,身體都能適應,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此外,對於經常運動者來說,要特別注意防秋燥,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秋天進補重在潤在“飲食的金字塔”中,水處於最底層。也就是說,水是人體基本所需,也是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初秋天氣漸涼,氣候乾燥,人體容易出現一些“秋燥”症狀,如受風涼,易引起頭痛、咽幹、鼻塞、咳嗽、胃痛、關節痛等一系列症狀,甚至使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中醫學認為,秋季為陰氣漸盛之季,燥氣當令,而燥氣“最易傷肺”。燥傷肺,就會使肺部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出現乾咳少痰、咽喉幹痛及鼻腔乾燥、皮膚粗糙、身體發癢、大便秘結等症狀,這屬於“肺燥”的範圍,尤其是老年人感覺更甚。所以,此時人體需要更多的水來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而科學的飲水是緩解秋燥最簡單的方法。
可以選擇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
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平時還應定時、主動多喝白開水、淡茶水等,以養陰潤燥,彌補身體損失的津液。喝水時,要少量頻飲,而不要一口氣喝得太多。研究發現,此法既可使人體津液得以補償,對內臟也沒有損害。而一次大量飲水,反而會損傷腸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紊亂。
秋燥主要靠預防,平時宜多喝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幹喉痛、大便幹結的人食用

養身之道
老來善做翁

文/錢國宏人到老年,退歸林下,人生的角色發生了變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這個時候,老年人可以從做「 …

Uncategorized
特刊
Uncategorized
失語婦以數位化身說話

【本報訊】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和柏克萊加州大學(UC Berkeley)研究團隊,以腦機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