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中醫藥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副刊
文/張永賢(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
孫中山生於1866年(清同治5年)11月12日(1866年德國西門子公司製造首部發電機,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1868年日本進入明治維新)在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於香港中央書院畢業後,認為醫為救人之術,於1886年秋先進入廣州博濟醫學堂學醫,1887年9月轉學至新開辦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醫學院前身)繼續學醫,1892年(26歲)7月第一名優秀成績畢業。並未在香港行醫,即前住澳門鏡湖醫院當第一位西醫師,為義務診療,鏡湖醫院創立於1871年(清同冶10年)的傳統中醫慈善醫院,堅持贈醫施藥。同年12月他向鏡湖醫院借款本銀兩千四百元,到澳門大街仁慈堂附近開設 「中西藥局」,自己單獨行醫。行醫三個月,享有好名聲,引起葡萄牙籍醫師的排斥,以孫中山無萄萄牙文憑為藉口,要澳門下令禁止孫中山處方配藥。孫中山被迫於1893年赴廣州行醫開設 「東西藥局」,後來在香山縣開設 「中西藥局」。孫中山雖有優秀醫術,但他認為醫術救人,所濟有限。1894年1月返鄉翠亨村寫8,000多字的《上李鴻章書》提出 「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四大主張,認為 「此四事者,乃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中國海陸軍慘敗,簽署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目睹清朝政府腐敗無能,認識 「和平方法,無可復施」,放棄醫療事業,走向醫國生涯。
大家總認為作為革命家,學西方醫學,即是標準的 「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提出 「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如余雲岫等,其實面臨中西醫有不少近代的中西醫匯通人物及理論。孫中山雖短短時間行醫,但第一次行醫在中醫傳統醫院,自已執業地名稱為「中西藥局」及 「東西藥局」,他不是如一般人想像反對中醫藥,而是作革命家,救人的方法愈多愈好。
讀到王允昌先生著 「孫中山與澳門」看到 「鏡海叢報」刊登中山先生 「中西藥局」開幕文宣,118字扣除 「中西藥局謹啓」及標題 「中西聖藥」,內容109字,談西藥只有19字 「所製西藥早已功效昭昭遍聞遠近無煩贅述」,及第一段20字談中西良藥 「本局揀選中西地道良藥各按中西製法分配成方」。談中藥即有55字,「中藥則膏丹丸散色色俱備並擇上品藥料監工督製每日所發湯劑皆係鮮明飲片參耆桂朮不惜重資購儲極品以待士商惠顧冀為傳播」。可見孫中山除使用西藥外,尚使用中藥湯劑及膏丹丸散,飲片有人參、黃耆、肉桂及白朮極品,這在當時行醫,西藥尚不多,而人民信服中醫藥,開診行醫使用中藥是有可能的。經前往鏡湖醫院參觀 「鏡湖歷史紀念館」,特證實看到這張文宣。孫中山提倡 「孫文學說」主要是三民主義,首先是民族主義,作為革命家,救人的方法愈多愈好。2016年孫中山150歲,或許可召開 「兩岸四地孫中山醫藥學術研討會」以紀念孫中山,發揚醫藥,促進人類健康與福祉。
澳門鏡湖醫院創立於1871年(清同冶10年)的傳統中醫慈善醫院,堅持贈醫施藥。前為孫中山全球唯一有掛聽診器行醫的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