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容易沉積濕寒

傳統醫藥

文/高嘉悅

  冬天,有些人的小腿經常處於涼、脹、痛、麻的狀態,即便在夏天,腿部也不覺溫熱,雙腳更是怕冷。從中醫角度講,這都是身體中的陰毒在作怪。《黃帝內經》把陰毒稱為一種致病因素,它常化身為寒、濕、瘀在身體中亂竄。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痛症科副主任醫師陳仲傑表示,由於偏陰的毒邪趨向下行,很容易沉積在偏陰的部位,所以小腿是陰毒的重災區。

  中醫認為,凡是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於陰。人體臟腑經絡的陰陽所指也不同,就大體部位而言,頭部就屬於陽,下肢屬於陰。陰毒作為一種有形的邪氣,會由淺入深地傷害身體。

濕毒

 《素問‧太陰陽明論》中說「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也就是說,靠下的部位會首先受到濕邪的影響。濕性是趨下的,如同水往低處流。濕毒分為外濕和內濕,外濕是由於長期處於潮濕環境,或者涉水、淋雨,外界濕毒侵入人體所導致的。內濕多由於脾失去正常的健運功能所致。脾主運化水濕,脾臟出了問題,就會導致水濕停聚,形成內濕。濕毒侵襲機體表現為下肢酸沉腫脹、周身困重、女性白帶量增多等。

寒毒

  寒毒侵襲下肢,主要以下肢的涼、痛為主,平日怕冷。中醫認為,寒毒有外寒和內寒之分,外寒稱為寒邪,多在冬季或氣溫驟變時致病;內寒則是機體陽氣不足,失去了正常的溫煦功能,出現了虛寒的徵象。「寒」會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產生影響,血液得溫則流通,遇寒則凝滯,所以「寒」容易引起血管阻塞等疾病。

瘀毒

  瘀毒是指體內血液停滯,不能正常循行,氣虛、氣滯、血寒都會導致血瘀。瘀毒會影響全身或局部血液運行,表現為疼痛、出血、腫塊,並且伴有下肢顏色改變,出現明顯瘀絡,很多下肢靜脈曲張的患者都屬於瘀毒。身體瘀滯時間長了,面色還會發暗、肌膚乾燥、口唇顏色變深、舌下絡脈有迂曲等。

  由於三種陰毒都是偏陰屬性的,故治療上應採用「偏陽屬性」的方法驅毒。有濕毒的人群,建議每天用溫水泡腳20分鐘左右;適當吃些溫性食物,如羊肉、乾薑、肉桂等;也可選擇在家艾灸來溫補陽氣,命門、氣海、關元等都是溫陽大穴,建議每週灸1次~2次,每次15分鐘~30分鐘。

  瘀毒人群平時要減少站立、坐著的時間,利用閒時多出去走走,睡覺時雙腳抬高,平時可以穿彈力襪。寒毒導致的腰疼、下肢關節疼痛明顯的人群,可去正規醫院請醫生進行針灸治療。

傳統醫藥
改善胃健康 穴位按摩來幫忙

《靈樞‧五味篇》中說:「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水穀」即指吃進 …

傳統醫藥
總燒心 要肝胃同治

文/石筱璿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吃了太熱或太多難以消化的食物、吃飯速度太快、喝酒太多而 …

傳統醫藥
前列腺癌術後補腎有用嗎

文/林麗珠 問:我今年68歲,剛剛做完前列腺癌切除手術,也做了化療。手術後到現在身體有點虛弱,胃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