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風利濕消癮疹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傳統醫藥

傳統醫藥
文/王金亮(山西省平遙縣中醫院)
蕁麻疹俗稱風疙瘩,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是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皮膚黏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表現為時隱時現、邊界清楚、紅色或白色的瘙癢性風團,中醫稱之為癮疹。
病變部位瘙癢難忍,遇寒熱加重,常反覆發作,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筆者在臨床中,以五皮飲加減治療癮疹,療效較好。
方藥組成:雲苓皮20克、陳皮15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0克、生薑皮6克、龍膽草10克、浮萍草15克。
有熱者,加丹皮10克、赤芍9克;遇寒發作者,加桂枝6克。水煎後空腹服,每日1劑。臨床觀察,患者服3~5劑後常可收效。
筆者認為,蕁麻疹反覆發作,時好時壞,多因患者素日體虛,營衛失和,又感風邪、風濕之邪鬱於肌表;或因飲食不節,內蘊濕熱,複感風邪、風濕之邪聚於皮毛、肌膚之間,發為此病。濕性黏滯,風與濕相結留滯不去,故反覆發作。
今用五皮飲加減,利濕健脾,濕去則風散。且藥用皮者,均可入於肌膚之間,「以皮治皮」。
因風寒、風熱、濕熱致蕁麻疹者可隨症加減,均可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