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輔助醫生 開出希望處方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文/吳衛紅「肢體的平靜對於我母親來說,將永遠是一份奢侈品了。」這是一位帕金森病患者的女兒從醫院回來記下的日記。7年後,當她母親在瀋陽軍區總醫院神經外科接受了ROSA(立體定向手術機器人)輔助實施腦深部電刺激(DBS)手術後,女兒在日記裡寫道: 「她發現自己從坐姿到站姿,可以迅速、不疼痛地完成,沿著走廊的地磚直線可以腳跟、腳尖交替穩定行走,類似貓步,可以盤腿坐,幸會機器人,讓媽媽震顫的世界歸於平靜。」「用心為患者醫治,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這對我來說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上述患者的手術醫生、瀋陽軍區總醫院神經外科功能病區主任陶英群告訴記者。自2016年9月開展ROSA機器人DBS手術以來,他已經為100多名帕金森病患者完成手術。在機器人輔助下,手術時間明顯縮短,無一例出血。手術過程中,腦脊液流失也大大減少,這些優勢對常合併有多個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尤其寶貴。應用新技術也是臨床轉化過程機器人已經大舉進入外科領域,而神經外科是所有外科手術中對精準要求最高的。因此,ROSA神經外科輔助系統一上市,就引起極大關注。中國大陸引入該系統後主要用於癲癇手術,其植入電極的誤差在2毫米左右,而國際上帕金森手術誤差不超過0.7毫米,即距離植入靶心位置僅有0.7毫米的誤差,是神經外科手術中「精準度」最高的。中國大陸雖然已引進了十幾台ROSA,但常規開展帕金森手術的並不多。陶英群團隊最初用ROSA機器人輔助帕金森病人手術時,精準度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完成了100多例癲癇機器人手術。理論上,ROSA系統機械臂導航完全能滿足帕金森手術對精準度要求,但為什麼按照廠家教的操作方法就是「打不準」呢?陶英群沒有放棄,而是將這個問題作為一道科研難題,進行團隊合作攻關。ROSA機器人輔助系統有三維融合軟體,該軟體可準確地設定靶點。病人躺在手術床上,首先需要進行電腦註冊,這一步很關鍵,是機器人識別患者大腦的過程,即電腦「絲毫不差」地記住大腦的結構和位置,建立起大腦虛擬三維空間。接下來,電腦自動定位每根電極植入所需的顱骨鑽孔部位及方向,設定出靶點,並類比手術路徑,從而給出手術最優方案。「ROSA有4種註冊模式,我們一個個試過,最後發現骨性Mark點註冊模式最精準。機器人是通過Mark點來找大腦的位置,Mark點越匹配,手術植入電極越準。同時我們增加了二次註冊,即第一次通過電腦驗證後再次校正,然後電腦向機械臂發出指令,機械臂根據指令,自動按手術計畫運行到預定位置,進行植入手術。」陶英群介紹,靶點越精準,手術療效會越好, 「我們在第10例手術時,終於使誤差降到0.7毫米以下,目前平均誤差控制在0.2毫米~0.3毫米,比國際普遍精準度提高了0.5毫米。」由於技術領先,這裡成為亞太地區唯一的ROSA機器人神經外科手術培訓基地。機器人手術讓醫生更加自信陶英群認為,機器人改變外科手術模式是必然趨勢。常規神經外科手術,需要病人戴著立體定向頭架,到放射科定位。有了ROSA,病人無須用框架固定,不會再有安裝框架出現的誤差,手術操作者的視野和操作空間也擴大了。此外,機器人手術速度非常快,從註冊、驗證到植入、測試等步驟,只需1個多小時。這就要求醫生在術前做好充分準備,手術過程中團隊分工明確。「我們團隊兩人操作機器人,一名助手,一名負責電生理監測的工程師。大家配合默契,操作起來沒有一絲聲音,有條不紊地進行。」陶英群對自己的團隊感到非常自豪。「要把機器人精準的優點發揮到極致,除了機器人研發、生產和維護要達到極高標準外,還需要使用者的創新性思維。」陶英群表示,一項新技術、新產品進入臨床,醫生要把它的優勢充分利用,這其實也是一個臨床轉化的過程。他們通過研究,摸索出如何讓ROSA輔助DBS更精準,給病人帶來更好的預後。這個過程雖然需要極大的付出,但成功給醫生帶來了信心。現在陶英群帶領大家做手術時,對患者家屬完全是透明的,大家可以觀看手術直播,瞭解整個手術過程。目前該科已經完成500餘例ROSA手術,包括帕金森、腦出血、癲癇等精準神經外科手術。通過大量實踐,陶英群體會到,腦計畫的順利實現離不開精準。如研究大腦信號,如果定位不準,哪怕只有1毫米誤差,也會影響研究結果。把位置定位精準,是一切科研的前提。現在,機器人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心臟病用藥 不能想當然

心肌病是一類遺傳性心臟病,可引起多種臨床表現,甚至猝死。它和冠心病是兩種不同的疾病。雖然臨床表現可能 …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中高強度運動才能預防帕金森

【本報訊】以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成果表明,中高強度運動才可預防帕金森綜合徵,對男性保護效應更為 …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一麻醉藥可緩解抑鬱症狀

【本報訊】以色列特拉維夫醫學中心日前發佈一項研究結果說,注射使用的麻醉藥氯胺酮如果口服,可有效、快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