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麻醉藥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副刊
在常見殺伐果決的三國歷史上,神醫華佗的遇害,是叫多少後人唏噓的痛事。這位奔波於三國戰火間的一代名醫,憑一手登峰造極的醫術,專攻各色疑難雜症,上演了各種「治療奇跡」。卻在救命無數之後,偏偏觸了三國梟雄曹操的霉頭,最終死於獄中。他一筆一筆記載了一生,凝結他輝煌醫學成就的筆記,也被華佗憤然燒毀。淒涼一幕,堪稱中國古代醫學史上,令人痛心疾首的損失。這其中尤其叫人痛得錐心的,就是華佗行醫生涯裡的偉大發明「麻沸散」,也隨著這一把火徹底失傳。其實,早在華佗為研發「麻沸散」前,中國歷代的醫生們,早已為此鑽研了很久。以《列子‧湯問》的記載,戰國年間時,名醫扁鵲就曾以「毒酒」作麻醉藥,成功將兩個病人麻暈,完成了一場精彩的手術。發展到兩漢年間時,麻醉藥的應用也越發普遍。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裡,就有麻醉藥的詳細用法: 「入溫酒一杯中而飲之,至不痛為止。」這裡用作「麻醉藥」的「溫酒」,是以酒與烏頭製成。當然,鎮痛麻醉的效果,這時還比較有限。比起這有限效果來,漢末三國年間,華佗的麻沸散,卻堪稱是大飛躍:融於酒裡服用的「麻沸散」,可以使病人陷入「醉無知覺」的狀態,幾乎是在毫無知覺裡,熬過力度極大的痛苦手術。這循著前人足跡取得的突破,雖然因為一場冤案而湮沒。但研發麻醉藥物的努力,接下來的中國歷代名醫們,也從不曾放棄。在三國之後的兩晉至隋唐年間,各種效果的「麻醉藥物」,在醫療典籍裡就層出不窮。晉朝人葛洪就以「鬧羊花」和「草烏」製出麻醉藥。唐朝名醫孫思邈的麻醉藥,則是以「茉莉花根」為材料。這類藥物當時雖然應用多,但麻醉效果還是有限,好似一直在彎路上「打轉」,直到宋代名醫竇材的《扁鵲心書》裡,才終於找到了突破成果:睡聖散。比起前面各種藥材的麻醉藥來, 「睡聖散」強在哪裡?首先就是藥材,它以曼陀羅花和大麻為材料,藥效十分強勁。《扁鵲心書》裡記載的用藥場面,也是遠超隋唐前輩們: 「人難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不知痛」。這針紮火烤都叫不醒的場面,參考《後漢書》裡「麻沸散」的藥效,堪稱直追華佗傳奇。而這款「睡聖散」的問世,更像一把鑰匙,給宋朝以後的古代名醫們,打開一條「追趕華佗傳奇」的路。華佗麻沸散的傳奇,留下的不止一聲歎息,更是中國醫學先賢們,上下求索的倔強身影!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