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燥濕治痤瘡

傳統醫藥

文盧勇田

  痤瘡是一種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其病程纏綿,往往遷延數年。重症患者除黑頭粉刺、丘疹和膿皰外,尚可形成結節、囊腫、膿腫、竇道和瘢痕,甚可造成毀容,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

  傳統醫學認為,本病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致使脾胃積熱,內熱熾盛,上薰蒸於肺,加之外受風邪、日久痰瘀積聚、上越鬱滯肌膚而發病,故臨床常以清泄肺胃濕熱、清熱解毒、祛風燥濕為治則。筆者以多年的臨床經驗,應用中藥內服、外敷治療本病,取得較好的療效。基方為:

  白花蛇舌草30g、枇杷葉15g、桑白皮15g、菊花20g 、黃芩10g 、黃柏10g、黃連10g、梔子10g、丹皮12g、白茅根15g、赤芍10g、生地15g、生石膏15g、生槐花15g、白芷15g、苦參15g、薏苡仁20g、茵陳10g、丹參15g、夏枯草15g 。

  每日1劑,早、晚分兩次空腹內服。然後將藥渣煎煮兩次,兩煎濾液合併約500毫升,用毛巾或8~12層紗布蘸取濾液,擰至不滴水為度,緊密敷貼在病損區。夏季應冷濕敷,冬季宜溫濕敷,每次30分鐘,每日2~3次,10劑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未愈者可繼續下一個療程治療,兩療程間隔3日。

  上方中,白花蛇舌草、枇杷葉、桑白皮、菊花、黃芩、黃柏、黃連、梔子清泄肺胃濕熱,共達宣肺和胃之目的,為君;丹皮、白茅根、赤芍、生地、生石膏、生槐花清熱涼血、瀉火解毒,其中生槐花善清大腸熱,具釜底抽薪之功,為臣;白芷、苦參、薏苡仁、茵陳祛風止癢、燥濕利濕,為佐;丹參、夏枯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使。以上4組藥物融為一體,互為增效,相得益彰,使肺氣得宣,胃熱得散,風邪得以祛除,肌膚得以康復。

傳統醫藥
改善胃健康 穴位按摩來幫忙

《靈樞‧五味篇》中說:「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水穀」即指吃進 …

傳統醫藥
總燒心 要肝胃同治

文/石筱璿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吃了太熱或太多難以消化的食物、吃飯速度太快、喝酒太多而 …

傳統醫藥
前列腺癌術後補腎有用嗎

文/林麗珠 問:我今年68歲,剛剛做完前列腺癌切除手術,也做了化療。手術後到現在身體有點虛弱,胃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