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封閉療法治搔癢性皮膚病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傳統醫藥

傳統醫藥
文/盧勇田(陝西省渭南市中心醫院主任醫師)
在臨床上,很多搔癢性皮膚病如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皮膚搔癢症、結節性癢疹及局限性銀屑病、扁平苔蘚等均具有病程遷延、病情頑固、久治耐藥、易於復發的特點,令患者痛苦、醫者棘手。筆者採用穴位封閉療法治療搔癢性皮膚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穴位封閉療法是一種將中醫臟腑經絡理論與西醫局部封閉實踐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即把臨床用於封閉的西藥注射液注射到人體相應腧穴上,通過局部吸收、經絡運行而到達相應臟腑,從而在藥物與經絡的雙重效應下,獲得調節機能和治療疾病的目的。操作方法:在患者無嚴重心、肺、肝、腎疾病,預選定的穴位(如合谷、風府、曲池、血海、公孫、百蟲窩、三陰交、委中、足三里等)及穴周皮膚無繼發損害的情況下,常規消毒後以2ml或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吸取封閉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或維生素B12注射液),將注射針頭直刺穴位,快速進入皮下再緩慢進針,並小幅度上下提插、撚轉針具以獲得針感(多為脹、麻、抽);回抽無內容物後,徐緩注入封閉液, 迅速出針。針眼處以75% 酒精棉球覆蓋,用敷料密閉包紮即可。一般每日或隔日封閉1次,10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未愈者,可繼續下1個療程。在經絡穴封期間,可摒除其他任何內、外治療方法,以詳細觀察療效。臨床實踐證明,本療法操作簡便、療效明顯、費用低廉、無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