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傳統4大飲食習俗

副刊

立春了,這說明春天的腳步已經向我們走來。立春時的傳統飲食有很多,現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關於立春的飲食習俗吧!
立春的由來
立春的由來立春作為節令早在春秋時就有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到了《禮記‧月令》一書和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才有24個節氣的記載。在漢代前曆法曾多次變革,那時曾將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意示春天從此開始。
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檔,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此後立春日,僅作為24個節氣之一存在並傳承至今。那麼,立春的飲食有哪些習俗呢?
立春的飲食習俗
春盤: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本草綱目》中
說: 「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韮、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
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驛中作窮春盤》詩,其中說到用藕、豌豆、蔥、蔞蒿、韮黃和粉絲作春盤。
寧津一帶用蔥、蒜、椒、薑、芥切而調食之,稱為五辛盤,它既可以下酒佐餐,又可以作為禮物相互饋送。也有饋送青韮、黃柑的。
春餅:
唐《四時寶鏡》記載: 「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麵,中間抹油,桿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捲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清《調鼎集》一書中曾記載了春餅的製法: 「擀麵皮加包火腿肉、雞肉等物,或四季應時菜心,油炸供客。又鹹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捲春餅切段。」這是清朝的吃法。
現在的春餅在製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製或蒸製,大小可視個人的喜好而定,在食用時,有些人喜歡抹甜麵醬、捲羊角蔥食用,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裡吃。
春捲:除了春餅之外,春捲也是立春日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節慶美食。春捲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宋代有一種「捲煎餅」,是春餅與春捲的過渡類型。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已經出現將春餅捲裹餡料油炸後食用的記載。到了清代已出現春捲的名稱。
春捲做法是用烙熟的圓形薄麵皮捲裹餡心,成長條形,然後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而成。餡心可葷可素,可鹹可甜。
蘿蔔:據漢代崔寔《四民月令》一書記載,中國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飲食習俗,而到了明清以後,所謂的「咬春」主要是指在立春日吃蘿
蔔,如明代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載: 「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
皆嚼蘿蔔」,名曰『咬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亦載:「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睏也。」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睏。立春後,氣溫逐漸升
高,人之陽氣步步升發,講究食補的中國人,此時選定了具有辛甘發散之特質的食物,以讓身體順應天時。
蘇東坡有詩云: 「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李時珍對蘿蔔更是讚譽有加,認為它「根葉皆可生、可熟、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蘿蔔還有祛痰、通氣、止咳等藥用價值。這或許是古人提倡在立春時吃蘿蔔的本來用意吧!

副刊
亞洲蹲 為何只有亞洲人能做到

近日,「亞洲蹲」(Asian Squat)在網上突然火了,其原因是這種姿勢只有亞洲人可以完成,大部分 …

副刊
英國醫院設禁煙看守員

文/曹雪  在很多醫院,儘管有顯著的禁煙標誌,可還是有很多人視而不見。英國醫院為此也是操碎 …

副刊
最早的呼吸機叫 鐵肺

「ECMO葉克膜」一詞在抗擊新冠肺炎的報導中出鏡率很高,它是英文的「體外膜肺氧合」的縮寫,也稱「體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