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稀有血型不再稀有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文/李孟祥(湖南省郴州市中心血站站長 )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發現33個紅細胞血型系統,其中ABO和Rh血型是人類輸血關係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系統。當一個人的紅細胞上存在一種D血型物質(抗原)時,則稱為Rh陽性,即我們平時常見的ABO血型,用Rh(+)表示;當缺乏D抗原時即為Rh陰性,用Rh(-)表示。Rh(-)血型在漢族人群中僅占2.5 /1000左右,是一種非常稀有的血型,又被稱為「熊貓血」。
在中國大陸,稀有血型者近400萬名,而據中國稀有血型聯盟的不完全統計,知道自己是「熊貓血」並且記錄在冊的不足4萬人。不少稀有血型者是在生死關頭才知道自己的血型。
Rh(-)血液供應困惑日益突出
稀有血型血液供不應求的現象在全中國大陸各醫院都存在,而且形勢非常嚴峻。中國大陸某地級市統計發現,在捐血的300萬人次中, Rh(-)血型者只有3300人,僅為1.1 /1000。而臨床手術患者中出現Rh(-)血型的概率為5~7 /1000,因此,一旦出現突發性緊急情況,臨床稀有血型血液供應面臨的困惑更為突出。
一·大量稀有血型者流失,讓稀有血型庫得不到及時補充。鑒於Rh(-)血型者人群占比的稀少和其在臨床輸血中的重要性,原衛生部在2000年開始重視Rh(-)血型的社會普查和採集工作,並在2009年啟動了中國大陸稀有血型的篩查和建庫工作。但因為大面積普查的成本較高,加上出生人口血型化驗不到位,許多稀有血型者多年不知自己是Rh(-)血型,所以該項工作的推進效果並不理想。
二·宣傳沒跟上,稀有血型者缺乏捐血積極性。社會上人們對捐血常識瞭解不足,甚至對稀有血型的認識一無所知,一些媒體宣傳過分強調稀有血型以稀少為寶,致使捐血者產生抵觸心理,減少捐血次數或者拒絕捐血。
三·血站庫存Rh(-)血液儲量不足,經常供應不上。據保守估計,一袋血液從招募捐血者、採集血液、製備分離血液、檢驗血液、保存到輸進病人體內需要花費近16個小時!如此長的等待時間,如果沒有體外的補給,會極大耽擱病人搶救黃金時間。
四·庫存有Rh(-)冰凍血液,解凍時間長,無法滿足急救需要。血液一經採集回來除保證日常的供應外,血站都會採取加甘油冰凍紅細胞保存在-65℃以下(保存10年)。當臨床上出現同一個Rh(-)血型病人需要大量血液或者多個Rh(-)血型病人需要用血時,面對龐大的用血量和緊急用血需求,血庫裡沒有新鮮血液,只有尋找冰凍Rh(-)紅細胞。
冰凍保存的紅細胞需洗滌去甘油才能使用,但解凍冰凍去甘油紅細胞耗時太長,搶救生命刻不容緩,所以就算血庫有冰凍Rh(-)血液,面對臨床需求緊急時,在供應上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