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康法助力中風康復

傳統醫藥

文/衣曉峰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唐強教授最近主持完成 「針刺結合康復方法治療中風病適宜技術推廣應用」,首次證實針康法(即在頭穴叢刺長留針期間進行現代康復訓練),較之單一的針灸、現代康復手段,更能有效增強臨床療效,顯著提高中風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該課題確定了針刺與康復同步治療的整體康復思路,建立了中風病針康法操作技術規範。
中醫認為,中風多由患者臟腑功能失調、氣血素虛或痰濁、瘀血內生所致,加之勞倦內傷、憂思惱怒、飲酒飽食、用力過度、氣候驟變等誘因,而致瘀血阻滯、痰熱內蘊,或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脈外。
黑龍江針灸專家于致順教授首創的 「頭穴叢刺法」,將頭部腧穴劃分為7個區,採用叢刺(即每區刺入3~5針,以將病變部位覆蓋為宜)、長留針、間斷撚轉的方法治療中風。在此基礎上,唐強教授創新性地將 「頭穴叢刺針法」與現代康復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針對中風後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言語障礙的不同,辨證選取相應的穴區進行叢刺,並結合相應的康復訓練,雙向調節,同時發揮頭針和康復技術的治療作用。該課題從障礙學角度,運用國際公認信度和效度較高的功能評定量表,對針康法的臨床療效進行了評價,驗證了針康法能有效地降低腦卒中後各種功能障礙。
在作用機理研究上,唐強教授課題組成功製備了腦缺血動物模型,採用針康法進行干預,以單純針灸、康復訓練對照,從行為學、形態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角度,探討了針康法的治療機制。結果表明,針康法能夠降低神經功能缺損,促進學習記憶能力提高,降低缺血區神經元的損傷,促進內源性神經幹細胞增殖、遷移、分化,從結構可塑和功能可塑的角度,驗證了針康法促進損傷腦功能恢復的可塑機制。

傳統醫藥
改善胃健康 穴位按摩來幫忙

《靈樞‧五味篇》中說:「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水穀」即指吃進 …

傳統醫藥
總燒心 要肝胃同治

文/石筱璿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吃了太熱或太多難以消化的食物、吃飯速度太快、喝酒太多而 …

傳統醫藥
前列腺癌術後補腎有用嗎

文/林麗珠 問:我今年68歲,剛剛做完前列腺癌切除手術,也做了化療。手術後到現在身體有點虛弱,胃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