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病提倡手術+ 中藥治療模式

傳統醫藥

文/何永恆(湖南省中醫院肛腸科主任)

  痔瘡等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民間更有「十人九痔」之說。目前,手術是治療肛腸疾病的最主要手段。然而,任何手術都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創傷,患者常談「術」色變,尤其是傳統肛腸病手術對患者肛門部位的損傷較大,嚴重的甚至出現肛門失禁、肛門狹窄等併發症。因此,肛腸病手術應跟隨現代外科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的發展趨勢。筆者認為,微創手術聯合中藥綜合治療是國內治療肛腸疾病值得提倡的模式。

微創彌補傳統手術缺陷

  注重科技成果轉化,並將其應用到臨床,是提高肛腸病中醫臨床療效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本科將多項科研成果應用於臨床工作中,解決了傳統手術的缺陷。比如,剪口結紮結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 術)治療重度環形混合痔避免了其他常規方法帶來的術後出血、水腫等併發症;切擴掛線+分段開窗曠置+置管沖洗引流術後,患者肛門功能良好,局部外形美觀,且復發率低,是治療環形混合痔和複雜性肛瘺安全、有效的特色療法;肛門直腸微創術後排氣管和肛瘺或肛周膿腫沖洗引流管在肛腸病術後也被廣泛應用,這些科研成果應用於臨床診療中,效果甚佳。

  其中,剪口結紮結合PPH術治療混合痔體現了手術聯合、優勢互補的新理念,它整合了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兩種手術方式——剪口結紮術和PPH術。中醫傳統剪口結紮術對肛墊損傷較大,且要求切口不可太多;西醫微創PPH術雖然保留了肛墊的完整性,卻有嚴格的適應證,只針對內痔,對外痔基本無效。

  臨床實踐中,兩種術式相結合對混合痔進行治療,通過儘量保留肛墊行PPH的同時,施用剪口結紮術,雖增加了個別切口,但由於肛墊大部分已經上提重定,外痔部分減小,故較單純行剪口結紮術而言,減少了很多切口,損傷也不大,恢復較快,且行PPH術後將位於黏膜下層供給痔的動脈切斷,術後痔的血供減少,去除了痔核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利於剪口結紮術的施展。又因PPH術後能在吻合口處產生瘢痕以支持固定,使懸吊效果滿意,肛門外觀平整,且使PPH術治療痔的適應證得到了拓展。

中藥替代腸癌術後放療

  大腸癌是肛腸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高,目前仍以外科手術為首要治療手段,但存在術後轉移、復發等問題,約八成以上大腸癌患者就診時已為後期。「手術+放療」是目前常用的應對措施之一,但其不能真正解除大腸癌患者的痛苦並保障其術後遠期的生存品質。

  大腸癌術後通過化療、放療、生物治療等配合治療雖能顯著降低局部復發率,但其毒副作用較大,易引起不良反應,且造成患者機體不同程度的損傷,部分損傷有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腸炎、放射性骨炎等,全身損傷有消化系統反應和骨髓克制等。

  大腸癌屬中醫學「腸積」、「積聚」等範疇,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很複雜,綜合各種說法可把大腸癌的病機歸納為「痰、瘀、毒、虛」四點,以毒邪(髒毒、蘊毒、毒根)為根本。大腸癌術後癌腫雖已切除,但病根並未隨之而去,往往再度毒聚血瘀、痰凝而復發成積。我們在收集整理湘西北民間古方(化痞膏、黃?益損湯、內消瘰鬁丸)、偏方及驗方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藥學理論,通過科研及臨床應用研製成天馬顆粒劑,以提高大腸癌患者術後遠期生存率和生存品質為目的。

  天馬顆粒劑中全蠍、蜈蚣、馬錢子以毒攻毒,重在祛邪;以三棱、莪朮、夏枯草等祛其膠著之痰濕瘀血;大黃、半邊蓮、麻仁等排毒外出;並佐黃耆、黨參、當歸等補益氣血之藥,扶正以祛邪。其所含19味中藥經現代藥理學證實,一類為含有效抗癌成分,直接具有抑殺癌細胞作用的藥物,如全蠍、蜈蚣、大黃、三棱、莪朮等;另一類為激發機體免疫功能,增加淋巴細胞及網狀內皮細胞活力而達到抗癌作用的藥物,如當歸、石斛、黨參等。(顏秋雨盧靜妮整理

傳統醫藥
改善胃健康 穴位按摩來幫忙

《靈樞‧五味篇》中說:「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水穀」即指吃進 …

傳統醫藥
總燒心 要肝胃同治

文/石筱璿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吃了太熱或太多難以消化的食物、吃飯速度太快、喝酒太多而 …

傳統醫藥
前列腺癌術後補腎有用嗎

文/林麗珠 問:我今年68歲,剛剛做完前列腺癌切除手術,也做了化療。手術後到現在身體有點虛弱,胃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