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霧霾多國改變出行方式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副刊

文/張潔清何雨陽
一年,西歐遭遇了一場霧霾天氣,位於歐洲大陸的法國受影響更為嚴重,可吸入顆粒物一度突破警戒標準。而同屬亞洲國家的印度,近期也為霧霾傷透了腦筋。過去一周,新德里空氣進入污染指數的最「危險」等級,PM2.5指數最高達到每立方米999微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去年發佈的「城市戶外空氣污染資料」排名,新德里空氣的PM2.5年均濃度為每立方米153微克,位列全球1600大城市之首。所以全球多國不斷陷入「霾伏」,在想招「去根」的同時,各種臨時措施也日漸成為驅霾的重拳。
法國燃油車上路限速
資料顯示,最嚴重的時候,巴黎大區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均超過每立方米80微克,高於法國的警戒標準。由於當時預測顯示未來情況仍不容樂觀,法國決定在首都巴黎及其周邊3個省份的22個市鎮,臨時採取車輛單雙號限行等緊急應對措施。
為保證民眾正常出行,巴黎大區的地鐵、郊區快線、公車等全部公共交通工具免費供民眾使用。此外還禁止一切焚燒活動,要求工廠採取污染排放最低的生產模式,並建議從事農耕工作者暫停噴灑施肥等其他管制措施。
另外,當地也會下令限制公路上的車速,要求每小時20公里,希望借此改善大氣情況。
英國政府建議 不要冒險送孩子上學
同為歐洲國家的英國,境況同樣堪憂。
華人合唱團體負責人劉曉晨已經在倫敦生活9年之久,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稱: 「我在倫敦生活了這麼多年,就數今年的霧霾天氣最嚴重。今年上半年,英國大部分地區遭遇中度至重度空氣污染。只要打開電視機或翻開報紙就能看見這樣的消息,持續了好一段時間。最直觀的是,有一陣白天稍早出去,太陽的影兒都看不見。」
劉曉晨告訴記者,當時英國環境部為此專門發出警告,提醒人們,尤其是患有心臟、肺部疾病和哮喘病的市民慎重出行,因為這樣的糟糕天氣,可能還會導致症狀加重的情況發生。
「英國這邊發佈警告和北京的預警有別,級別分為高等、中等程度警告,而10級就是最嚴重的高污染等級。」劉曉晨說,相比北京發佈紅警採取停課停工措施,避開有害污染物,倫敦大多是出於霧霾嚴重影響路上交通,政府會建議父母不要冒險讓小孩去上學,以防在路上迷路,除非學校離家特別近。
1952年,遭受過「毒霧」事件的倫敦人,至今對於霧霾仍心有餘悸。當時倫敦霧霾嚴重到讓火車停運、汽車停駛、城市停擺的地步,上萬人因此死亡。倫敦此次重成「霧都」,據說是天氣原因:風把歐洲大陸的污染物吹了過來,加上本地產生的汽車尾氣等污染物,在高氣壓的作用下籠罩在英國上空,無法擴散。
「一直以來的情況就是,英國政府積極努力地做補救工作,想通過一系列措施讓倫敦的空氣品質開始轉好,但新的問題和挑戰立馬就會接踵而至。」劉曉晨說, 「一些政府官員會倡議,在城市地區儘量使用小排量的汽油動力汽車以及使用清潔燃料的公共交通工具,並且對使用柴油的公車和計程車進行升級改造。」
能見度只有180米。「我們就像住在毒氣室中」
新德里明年單雙號限行 促使人們改變出行方式
11月30日,巴黎氣候大會召開的當天,印度遭遇了霧鎖首都的命運。根據美國駐印度大使館的監測資料,德里的空氣品質指數當天升至每立方米372微克,能見度只有180米。「我們就像住在毒氣室中。」高等法院表示。交通官員維賈伊‧奇伯說: 「如果我們不做點什麼,印度的空氣污染會一年比一年嚴重。」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為了治理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印度政府宣佈,首都新德里實施汽車單雙號限行。作為印度第二大城市,新德里市註冊的私家車數量超過260萬輛。
同日,印度交通部決定禁止車齡15年以上的商用卡車上路。路透社表示,高齡商用車大多缺乏保養,排出的尾氣加重了印度空氣污染。科學和環境中心估算,老齡車的尾氣排量占了所有尾氣排放的60%。
一些商用車司機抱怨這一禁令不公,會讓他們「丟飯碗」。而一些專家認為,禁令僅是治理空氣污染的手段之一。
《印度時報》稱,德里污染控制委員會已加強了企業污染排放物的調查,並針對39家製造粉塵污染的企業和工廠進行罰款。此外,德里政府決定關閉當地的大型燃煤電站,從2017年起強制實施Euro VI排放標準。
空氣污染和清潔交通計畫負責人蘿伊喬杜莉表示,新的污染控制計畫會成為人們改變通勤方式的催化劑,通過限行,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自行車和步行。不過,一些環保人士並不看好政策的實施,他們認為,政府決定加大公共汽車服務、延長地鐵時間,但對人口多達1600萬的新德里來說,依然需要1萬輛公共汽車才能滿足民眾基本出行的需求。
「日本人對霧霾二字有些敏感,覺得它是潛伏的隱形殺手」
日民眾對霧霾「敏感」開設PM2.5預報搞預警
而在日本,PM2.5似乎現在已經變成了日本人的流行語之一,霧霾讓不少日本人感到危機四伏。
日本人中島美里正在中國留學,她告訴法晚記者: 「日本人對霧霾二字顯得有些敏感,覺得它是空氣中潛伏的隱形殺手。
據我所知,在日本除了通過媒體報導此類資訊以外,環境省還開設了一個全國PM2.5資訊預報網站,可隨時提供全國各地最新的PM2.5指數,甚至包括中國主要城市,供人們隨時查詢,並對百姓出行提出建議以及預警。這個指數就決定了這一天該如何應對。」
中島美里說,當PM2.5的數值超過一定界限時,人們就被喚起注意了。日本學校有一種做法,就是遇到強颱風等特殊天氣或者傳染性疾病大量發生時,比如一個班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得了流感,就全體停課。因此有些人就主張中小學也應該在PM2.5數值高時停課。
據媒體報導,40年前,日本PM2.5一度爆表,日本政府開始重視環境問題,先是分析出當地污染主要由於光化學煙霧、工廠和汽車排放廢氣導致,隨後對其展開治理。
此外,日本政府還大力修建四通八達的鐵道交通網,開車上班的人越來越少,坐電車已成為人們的主要出行方式,家庭汽車的使用也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