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服用中藥才能降低副作用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傳統醫藥
文/盧富華吳一帆
中藥究竟有沒有毒性?長期服用中藥會不會中毒?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辨證地來看待。是藥三分毒中藥本身就是通過其「偏」性來治病的。所謂偏性,就是像補陽、滋陰、祛濕等這些功效,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分別用來調理陽虛、陰虛、濕濁的體質;如果運用不當,比如補陽的藥物用在正常人或陰虛體質人的身上,那就會表現出毒性來,就會出
現副作用。這個道理和西藥其實是一樣的,如果降血壓的藥物用在了低血壓的人身上,肯定會導致很大的副作用。但是相對來說,中藥還是比較安全的。一方面,中醫中藥的運用至今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成千上萬的病例已證實,中醫藥具有確切的療效和很小的副作用。另一方面,理論及實踐均證實,中藥的副作用都是因為使用不當造成的,只要正確使用則完全可以避免。比如,現在報導最多的馬兜鈴酸類中藥廣防己、關木通、朱砂等,大量使用會導致腎小管及間質的損害,引起腎功能損傷。但事實上,其副作用是有量效關係的,只要在一定的劑量內使用,一般都會比較安全。中藥的安全性還體現在它的配伍上,中醫師開具的處方當中,所有的中藥是按照「君臣佐使」的規則來搭配的,其中的「佐藥」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佐製,即用來消除或減緩君、臣藥的毒性或烈性的。因此,即使單味中藥具有某種副作用的話,通過處方的配伍,也可以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消除。注意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精華,也是中藥運用的基本原則。只有辨證論治後才能根據「君臣佐使」原則正確地開具處方用藥,發揮其治療作用,避免副作用。因此開具中藥處方時一定要由正規醫院的中醫師根據具體病情診治開藥,不可拿其他人的所謂驗方或網路上摘抄的「妙方」來服用。因為適合他人體質的中藥對於自己,有時就真的成了「毒藥」。
不可過量服用
中藥講究「中病即止」,也就是藥物一旦起效,疾病痊癒,就要停藥,不然就可能出現副作用。而且如果不恰當的中藥長期服用,其副作用得到累加,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因此,服用中藥一定要遵循醫囑,痊癒了便不再吃藥;如果吃完藥後還需繼續治療,也不可貪圖方便,自行到藥房繼續抓藥,連續服藥,而要請中醫師重新調方,才能有效避免副作用。有些有一定毒性的中藥,經過合理的煎煮處理,是可以消除或減少毒性的。比如生附子需要先煎,煮較長的時間,才能減少其溫毒之性。因此中藥在煎煮時一定不能馬虎,要謹遵醫囑,認真處理。總之,如古文所說: 「藥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不論西藥還是中藥,這種「毒」性正是它的治療原理所在,運用得當,便能治病;運用不當,其「毒」性便成了副作用。因此我們在使用中藥時,一定要在正規醫院中醫師的指導下,嚴格遵循醫囑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中藥的治療效果,使疾病
得到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