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中的形象醫學(上)
- By : Cmreportny123456
- Category : 副刊
敦煌石窟藝術不僅是中國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寶庫,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它不僅是一般的佛教藝術,還是一部中古時代跨越千年、綿延不斷、傳統有序的歷史象徵。作為一種圖像的歷史,敦煌壁畫反映了我國近千年間的文化和藝術的發展,也反映了不同時期的世俗生活和科技水準。而與人類息息相關的醫療與健康方面的形象在敦煌石窟藝術中也多有反映。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敦煌研究院保護所王進玉研究員開始從科技史的角度對敦煌石窟藝術(壁畫、彩塑、藏經洞繪畫)進行系統研究,調查挖掘出了若干鮮為人知的科技史資料(其中包括醫療衛生畫),提出了“敦煌科技畫”的觀點及其課題。前不久,在北京大學醫學人文講堂上,他從9個方面簡述其研究進程,並對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編者
1、醫療
作為佛教藝術,敦煌壁畫的主體展現的是宏大的佛學主題。但與之相伴的,則是以直接、間接和折光這三種不同形式描繪的當時形形色色的現實生活。因而,壁畫中各種描繪醫療衛生的場面也是圍繞佛教內容所畫的一些小品。
這當中,描繪醫療主題的畫面約有近30幅。其中,北周第296窟1幅,畫面中,一位元家屬扶著半躺的患者頭部,另一家屬一手端碗,一手持勺正為患者喂藥,而醫生在為患者精心診病,他身後有一人正在用藥臼搗制藥物。這確屬一幅難得的診病施藥的畫面。
隋代第302窟的“常施醫藥療救眾病”分為2幅。上組畫一病人裸體臥于席上,旁邊兩人各執其左右手,醫生對患者施行正骨復位手法。從患者疼痛表情及醫生的姿勢推測,患者可能患有下頜關節脫位這一常見病。下組一贏弱裸體患者由家人攙扶,前面有一醫生正在調藥劑,病人身後站著一執藥少女。顯然,這兩個不同的醫療場景,分別描繪的是內症、外傷的救治場景。
“法華經變”(經變:亦稱變或“變相”,就是把佛經中可以表現的內容,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中出現的醫療畫面較多。“法華經變”共有二十八品(每一品講述一個完整的內容或故事),每品都以不同的比喻來宣揚佛法。這當中,“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第二十三品,敦煌石窟壁畫中共保存有21幅,其中有的還繪出了“得醫圖”。
2、針灸
在敦煌保存的中醫藥學著作中還有一些圖文並茂的灸療專著。
《灸經圖》原件存於英國圖書館,由S.6168、S.6262
兩個殘片組成,依稀可確認為由18幅圖和相關內容組成。所存圖形均為直立裸體的正人圖形和背人圖形,各圖只標記施灸穴點,不繪經脈循行線,沒有與氣、脈、針法、藥理等方面清楚的關係,具有“備急簡要”的實用性,便於普及。
敦煌灸圖的結構、圖像以及圖注簡潔明瞭,不僅為掌握灸法這種跨文化的治療手段提供了一條在一定程度上準確可靠的捷徑,還為那些僅具有基礎讀寫能力的人提供了一套速效易懂的視覺準則。簡潔的示意圖式的呈現方式不僅能夠克服語言和教育的障礙,同時也回避了複雜的醫學理論。
從1964年馬繼興先生最早研究起,國內外不少學者對此多有研究,進行了灸經圖的古穴考證、原圖臨摹和復原研究,復原圖12幅,並應用於臨床治療。
敦煌本吐蕃藏文醫學卷子是現存最早的藏醫學文獻,其中包括Pt.127號《藏醫灸法殘卷》等。現存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編號P.T.1058號的敦煌本藏文穴位圖殘卷是現存最早的藏文醫學圖實物,據藏醫史專家翻譯、考證,殘卷上殘存兩幅線描人體圖,圖上標有19個穴位,另有3l條穴位說明。在分析殘存的圖文基礎上,對已缺失穴位圖的屬性進行了推測,還原出了已殘缺的一幅背部火灸穴位圖。
以藏文和漢文書寫的灸法文本,體現出非常相似而又不盡相同的風格。我們不得不想像,在西元9世紀~10世紀的某個時候,敦煌地區的醫學作者和抄寫者將藏文化中的布拉(brla)思想和漢文化中的“人神”以及“氣”的迴圈順應月相週期規律的觀念融為一談。藏文灸法圖示既非簡單地從相應的漢文圖示全盤複製而來,亦非被動地接受優越的漢地知識,而是代表一種吸收和改造相異文化的技藝以強化本土的模式。相關的藏文灸法文本的兩份題記也為這種跨越地域、文化和宗教的知識融合賦予了新的合法性特徵。
總體來看,敦煌灸法和禁忌圖示天衣無縫地調和了不同的含義,可謂中古時期視覺表達方式的直接證據。它們生動地見證了當時以簡潔線條繪製的示意圖在促進醫療行為過程中的成就。
3、醫者肖像
根據《唐六典》的記載,下州置“醫學博士二人,從九品下,學生一十人”。敦煌藏經洞遺書P.2657《天寶十載敦煌郡敦煌縣差科薄》載:“令狐思珍,載( 即年齡) 五十一、翊衛( 三衛色役) , 醫學博士。”這位令狐思珍就是天寶前後沙州(唐時敦煌)醫學的醫學博士。醫學博士教授醫學生,同時又行醫,“以百藥救療平人有疾者”。另據敦煌遺書記載,唐代敦煌寺院裡還有僧醫。
此外,壁畫中也給我們留下了古代醫學博士和民間醫師療救眾病的真實形象。例如,第217窟“得醫圖”中的老醫生,第31窟“得醫圖”中坐於木墩、懷抱嬰兒為其治病的僧醫。在北魏、西魏、北周、隋、初唐的25個洞窟中,均繪製了“鹿頭梵志”這個佛教中的大神醫。而藏經洞大量的醫學文獻中的一部分就是當時社會民間和寺院醫生們所用的書籍。
4、藥師佛信仰與心理療法
莫高窟現存“藥師經變”97幅(單獨所畫“九橫死”、“十二大願”除外)。“藥師經變”亦稱“藥師淨土變”或“東方藥師變”。佛家宣傳藥師經乃“致福消災之要法”,“病士求救,應死更生”“王者攘災,轉禍為福”之“妙術”。
從吐蕃時代起,以“九橫死”(所謂“九橫死”就是九種非正常死亡)、“十二大願”為主要內容的“藥師經變”普遍流行。經變兩側畫“九橫死”“十二大願”各一條幅,二者還以獨立形式繪入壁畫和龕內的屏風。
“九橫死”者:“一者被誤投藥石枉死,二者橫被王法所誅,三者耽淫貪酒放逸而死,四者橫為火焚,五者橫為水溺,六者橫為惡獸所啖,七者橫墜山崖,八者橫為屍鬼等所害,九者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使橫死。”
從上知道,古人將“貪酒放逸而死”列入九橫死之內,說明當時對酒中毒的危害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藥師經變”兩側畫的“九橫死”、“十二大願”也間接反映了人們渴望人生平安、健康的美好願望。莫高窟盛唐時才開始將這兩項內容分列在“藥師經變”的左右,盛唐第148窟東壁就是這種形式的代表。藥師佛是佛國裡的大醫王,因他是為人醫治無明痼疾,解除病苦,令人身心安樂的醫生,所以又名“大醫王佛”,或名“醫王善逝”,他可以“救眾生之病源,治無明之痼疾”。但這裡的病,非人體生理病,而是佛教裡所謂“根、性”之病。
5、養生修煉
敦煌石窟也是古代氣功學術思想的寶庫。石窟遺址中的禪定窟、壁畫、彩塑、碑刻和第17窟藏經洞中的經卷文獻等,都留下了數十代古人以生命和精神創造的修煉體系與東方文明的遺跡。從北朝時期的藥叉,到歷代的禪修圖及其他壁畫,都描繪了不少養生修煉的畫面,既有禪坐修煉的“內功”“靜功”,也有進行連續性動作的“外功”“動功”,為我們研究中國古代“氣功”導引術提供了可靠的形象醫學資料。
在莫高窟北涼第272窟西壁佛龕南北兩側,各畫4排“供養菩薩”,每排5人。關於這些畫像,學術界有不同說法,主要可分為“舞蹈”和“氣功”兩種。持“舞蹈”說的認為:菩薩或持花,或徒手,於蓮花上或坐或跪,各作舞蹈之狀,表示聽佛說法而歡欣鼓舞,無一雷同,保留了40個舞蹈動作。而持“氣功”說的認為:菩薩坐姿有雙盤、單盤、側踞,很像氣功修煉的打坐之法,而手勢臂姿的推拿舉握,也流露著“以意領氣”的神韻。更有學者認為:每位菩薩的腹部都畫有圓圈,而圓圈就是武術界和氣功界所說的“氣沉丹田”之“丹田”所在。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