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了避免未來幾年再次發生大流行,安東尼•福奇博士希望啟動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 以製造原型疫苗(prototype vaccines),以預防來自20 個威脅人類生活病毒家族的病原體。預計每年的成本總計“數十億美元”,而且至少五年內不會出現第一輪結果。此外,還需要大量的科學家來進行必要的研究。使用與COVID-19 相關的研究工具,科學家們將研究每種病毒的分子結構,尋找抗體必須攻擊它的位置,並找出如何促使身體產生這些抗體。福奇說:“我相信我們會獲得資金,它可能會在2022 年開始,”他補充說,他一直在“與白宮和其他人討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院長Francis C[……]
文/焦玲(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隨著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核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核」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但由於缺乏瞭解,很多人依舊談「核」色變。如何做好核輻射應急準備,確保核應用安全,就需要我們更多的人知「核」懂「核」。
輻射無處不在
自然界中,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會產生輻射,也就是說一切物體都會產生輻射,以熱輻射或其他諸多形式產生,絕大多數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而自然界中的天然輻射分別來自太陽、宇宙射線及地殼中的放射性核素等,人類已經適應天然輻射的環境。例如,大理石一年的輻射劑量小於0.17mSv,等於[……]
文/北京醫院腫瘤微創治療中心
近年來甲狀腺良性結節、甲狀腺微小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外科手術是目前治療上述疾病的首選且最有明確治療效果的方法。但是,外科手術治療後,難看的「蜈蚣」一樣的頸部瘢痕,一直是患者和醫生都為之遺憾的。
北京醫院腫瘤微創治療中心團隊在成功開展多例巨大甲狀腺腫、甲狀腺多發結節微創消融的基礎上,近日對一例複雜的合併多種嚴重疾病的甲狀腺癌多次外科術後又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 成功進行了微創消融治療。精准的影像引導和精確可控的消融治療, 使得巨大甲狀腺腫、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微小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的微創治療實現了「術後無痕」的可能。[……]
文/仝小林(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近代以來,中西醫兩套醫學體系不斷碰撞、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以「中西醫結合」為核心的特色醫療體系,在保障民眾健康中發揮了愈加重要的作用。中西醫界的同道們一直在探索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使兩種醫學體系能夠更好地優勢互補,發揮1+1>2的作用。
傳統中醫學思維有局限
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現階段中西醫結合仍會存在一些困惑。例如中醫經常面對這種情況:「患者用藥後感覺良好,不適症狀已經消失,為何指標仍高於正常值,病理報告顯示病灶依然存在?」而西醫則會產生「患者指標已經正常,為何仍有不適和其他症狀表現」或者「此類[……]
【本報訊】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宿兵實驗室與西藏大學高原醫學研究中心崔超英實驗室、青海高原醫學科學研究院吳天一實驗室通過10多年的合作,發現了藏族人群血紅蛋白濃度的海拔拐點。
研究團隊首次提出,4500公尺可能是世居高原的藏族人群對高原低氧環境適應的臨界海拔,初步回答了藏族人群究竟能適應多高海拔的問題。該研究成果於近日線上發表在《美國血液學雜誌》上,是該團隊在藏族高原適應機制研究中的又一階段性成果。
論文第一作者之一、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博士生和耀喜介紹,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可以較好地適應高原低氧極端環境。
與移居高原的平原漢族[……]
【本報訊】美國芒特西奈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幼鼠發生的應激反應會對其大腦中與情緒和抑鬱相關的特定區域的基因表達產生影響, 表現為終生對壓力更敏感,遇到壓力更容易抑鬱。參與研究的該醫學院教授埃里克‧內斯特勒表示,這項結果將有助開發針對人類幼年應激反應或創傷的新療法。
之前研究發現,生命早期的應激反應可增加抑鬱及患其他精神疾病風險,但在神經生物學層面,兩者的關聯仍然成謎。芒特西奈伊坎醫學院凱薩琳‧佩娜等人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的最新研究聚焦在表觀遺傳學領域,第一次在分子層面確認,在小鼠幼年的敏感期發生應激反應會對小鼠抗壓能力造成持續終生的影響。表觀遺傳是[……]
【本報訊】歐美研究人員日前說,母親在懷孕期間發燒,有可能會增加孩子罹患自閉症的風險。
這項研究分析了1999年至2009年之間出生的近10萬名挪威兒童及其母親的健康資料,其中約16%的母親報告曾在懷孕期間發燒,最終診斷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共計583人。
研究結果顯示,母親孕期發燒一到兩次會讓孩子患自閉症的風險增加34%,其中在孕中期發燒則使風險升高約40%。那些在孕12周後報告發燒3次及以上的女性,其孩子患自閉症的風險提升超過3倍。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馬迪‧霍尼格在一份聲明中說: 「我們的研究[……]
【本報訊】日前世界衛生組織於近期發佈的世衛組織2017年基本藥物清單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55種藥物,其中成人30種、兒童25種,更新後的基本藥物總數達到433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清單對抗生素部分作出修訂,是基本藥物清單40年歷史中變動最大的一次。
據介紹,此次對抗生素部分的修訂主要體現在世衛組織專家將抗生素分為可用類、慎用類和備用類,並就每個類別應在何時使用提出了建議。
世衛組織建議, 「可用類」中的抗生素可隨時用於治療範圍廣泛的常見感染,如阿莫西林這種廣泛用於治療肺炎等感染的抗生素; 「慎用類」包括用於對少數感染進行一級或二級治療的抗生素,世衛組織專家[……]
【本報訊】在生存條件嚴酷的太空中究竟有無生命體存活?
為解答這一問題,俄科研人員從國際空間站外表面提取了多份樣本,結果發現了6種微生物的DNA(去氧核糖核酸)片段、1種真菌的孢子和1種能在太空生存的細菌,其中部分可能來自地球。
俄國家航太集團日前發佈新聞公報說,國際空間站宇航員在2010年至2016年的多次太空行走中,從空間站艙體外表面的細碎沉積物中提取了19份樣本,並將其在與外界隔離狀態下帶回地球。
俄航太集團下屬太空科研機構「中央機器製造科研所」和俄科學院醫學生物學課題研究所的專家,在對上述樣本多次進行分子生物學研究和化驗後發現了[……]
(本報訊)美國巴克研究所(Buck institutefor Research on Aging)和史円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免疫衰老時鐘(inflammatory clock of aging) (iAge), 它可以測量炎症負荷並預測多種疾病、虛弱、免疫系統的健康、心血管老化,並且還與百歲老人的超長壽命有關。利用人工智慧的一種形式深度學習,在對1001 人的血液免疫組學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還確定了一種與心臟衰老相關的可修改趨化因數(chemokine),可用於早期檢測與年齡相關的病理,結果發表在《自然老化》上。
史円福大學血管外科助理教授、醫學博士、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