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

科學家發現會吃塑膠的真菌

【本報訊】中國大陸中科院科學家近日在塑膠生物降解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能夠高效降解聚氨酯塑膠的新菌種—塔賓曲黴菌,該真菌有望成為未來治理白色污染的「利器」。這項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環境污染》上。

  聚氨酯材料是現代塑膠工業中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

Read more

時事新聞

贈口罩避疫情鼓士氣

(圖):口罩贈送儀式:美國藍海基金會執行長李艷翠女士(右),全美國警察與退伍軍人基金會主席梁麥克爵士(中), 美國亞裔非營利機構策略聯盟主席團主席朱林驥博士(左)。

  (本報訊記者趙廣智)全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全美國員警與退伍軍人基金會(NPVF)於紐約法拉盛建[……]

Read more

要聞

英國直腸癌無創的新療法減少副作用

【本報訊】英國癌症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新的,無創的治療方法比標準的早期直腸癌大手術更安全,可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減少改變生命的副作用。

  每年,在英國,有11,500人被診斷出直腸癌,標準治療是切除整個直腸的手術,即使癌症處於早期也是如此。這些手術中約有25%是針對早期腫瘤進行[……]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2020年15位創新領袖關於
醫療保健信息技術(IT)的最有趣的想法

【本報訊】到2020年,隨著醫院和衛生系統找到了新的方法來優化工作流程,使用數據來改善醫療服務並將患者虛擬地連接到醫療保健提供者,這種大流行刺激了醫療IT領域的創新。

  以下是2020年醫院和衛生系統創新領導者與《貝克爾醫院評論》(Becker’s Hospital Review)[……]

Read more

工商新聞

慈悲點亮未來,人生從這裡起步

美國紐約

  他,就讀於一所美國海軍直屬大學的管理專業;他,是美國紐約菩提禪修青年領袖聯合會的負責人。其實他也曾是個會翹課的叛逆內向少年,而今卻是自信沉穩,散發出的領袖魅力。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他如今華麗地轉變,成長為一個充滿魅力、擁有夢想的青年呢?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電子香煙益處
短期明確長期未知

 美國的一項研究查驗了超過800份已發表的研究報告,發現電子香煙可以使老年吸煙者的身體健康免受煙草帶來的嚴重損害,但也會導致不吸煙的年輕人嘗試吸煙這種危害生命健康的習慣。

 《電子香煙的公共衛生意義》是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發佈的一項得到廣泛共識的研究報告。文中描述了這樣的一種情景:短期內[……]

Read more

醫藥常識

五個信號 反映脾胃狀況

文/申健

便秘因胃熱腹瀉多虛寒

  胃熱者, 食物殘渣下行緩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腸時已變得很乾,從而導致便秘,而與此相對的,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多半為脾胃虛寒所致。

解決方法

  便秘者可嘗試推腹法,即一隻手放在左側肺部下緣,另一隻手壓在上面,用力均勻地[……]

Read more

兩性之間

沒想到一個吻竟讓他染上梅毒

文/劉曉可(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

  最近,阿黃遇上一件讓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阿黃的嘴唇上長了潰瘍,隨後,身上出現小紅疹子。幾天前,他來醫院求真相。那麼,兩個月前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原來,那時的阿黃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學生,一不小心,就跟一個性生活比較開放的女同學接了個吻。他從此惶惶不可終[……]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戳破生物醫學研究泡沫

文/唐金陵(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教授)

  2018年7月21日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刊登社評,指出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存在泡沫。英國新工業戰略計畫啟動在即,全球創新基金會認為,應重新權衡生命科學研究的比重,並糾正生物醫學領域內部研究的不平衡發展。該提議引起社會和科學界廣泛關注。人們[……]

Read more

醫藥常識

黃斑病變也襲青壯年

很多人認為黃斑病變是「老人病」,殊不知,青壯年也會成為黃斑病變的患病人群。專家提醒,若發現視力下降、視物變形,要提防黃斑病變的侵襲。

高度近視易發生黃斑病變

  張女士只有40出頭,最近一年感覺視力變差,本身就有600度近視的她以為是「近視」惹的禍,也沒太在意。然而,隨著視力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