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藥

“ 燙一壺熱酒” 裡的中醫文化

飲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每逢佳節,親朋 好友歡聚一堂,適量的飲用白酒是中國的習俗,現在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提高,我們瞭解一下飲酒文化中 的健康養生知識。《靈樞•營衛生會》中記載:“酒者,熟穀之液也。其氣悍以。”酒是用熟穀製作的液體,其性剽悍滑利。一般而論,酒性溫而味辛,溫者能祛寒,辛者能發散,[……]

Read more

傳統醫藥

辭舊迎新 送上養生方

文/李宇棟(北京中醫醫院)
老年患者需「養陽」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語出《黃帝內經》。 這裡要強調的是,很多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者,在深冬養陽也極為重要。《黃帝內經》曰: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說明陽氣在人體中非常重要,將其比作天空中的太陽,貫穿始終,主宰生命,得陽氣則生。[……]

Read more

傳統醫藥

體內寒氣如何趕走

體內有寒氣的症狀有哪些呢?中醫介紹, 寒性體質的人群一般體內都會有寒氣;寒氣的存在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甚至會導致疾病的發生,那麼怎麼判斷體內是否有寒氣呢?體內有寒氣的症狀有哪些?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體內有寒氣的症狀,以及如何驅寒。體內有寒氣的症狀 1、經常虛弱、容易疲勞 2、手腳冰涼、怕冷 3、容易[……]

Read more

傳統醫藥

冬日尿頻試試外治法

文/王琳(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腎病科副主任)
冬日深夜睡意正酣,卻冷不丁地醒了。把人叫醒的不是鬧 鐘,不是陽光,而是陣陣尿意。針對如尿頻這類「難言之 隱」,中醫有何辦法呢?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司二便。夜尿多,主因是腎虛、氣 虛,濕熱下注所致,表現為小便頻數且清長。腎虛也有陽虛、 陰虛之分。[……]

Read more

傳統醫藥

天冷了給心血管病患者開張好處方

文/安海英(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 主任醫師)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北 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病專家黃麗娟教授 在臨床實踐中體會到, 由於體質不 同、各種疾病的進展階段不同,冠心 病、高血壓病、心律失常等患者常伴 不同程度的瘀血與內熱或毒熱(火) 互結的表現;雖然心系疾病瘀血致病 的病因病機已被廣泛[……]

Read more

傳統醫藥

節氣養生重在順時

文/施苑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傳誦至今的二十四節氣歌如今又有了新意義: 2016 年「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不僅肯定了節氣對人類文化的價值與影響,更認可了它對指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傳統醫學認為,節氣更[……]

Read more

傳統醫藥

按摩五心養神健體

文/王宗聖
中醫認為,人體的精氣神是人體活動的根本,古人稱為「三寶」。精是基礎,氣是動力,神是統帥,思想意識及一切生命活動都由神來指揮。《素問》說: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人步入老年,要診惜「三寶」,更要激發神的功能。為此,可對身體中心穴位, 即「五心」,經常按摩,可以養神健體。頂心即頭頂中心的[……]

Read more

傳統醫藥

中醫揭秘五種不同體質的秋補法

中醫認為,每個人的體質都是不一樣的,因此,不管在飲食、作息還是運動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比如,秋季進補,如果體質不同的話,補法也不同哦。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瞭解一下吧!人的體質不同,常見的有這五種,火體、陰虛體、氣虛體、寒體、燥體,而這五種體質的人在秋季出現的症狀也會有不一樣的,因此,解決的方法也會存在一[……]

Read more

傳統醫藥

中醫推拿 應對換季小兒腹瀉

文/吳慧芬
秋冬換季,氣溫起伏不定很容易導致小兒腹瀉。在兒科用藥和療法都十分受限的情況下,傳統的中醫推拿其實有著很好的作用,掌握好了手法可以在家長一籌莫展、心急如焚的時候發揮 「及時雨」的作用。
中醫推拿治療小兒腹瀉主要有四大手法要練好,也有幾個誤區需要提醒。
補脾經
脾經位於拇指橈側面。使[……]

Read more

傳統醫藥

大數據時代 中醫人要學會應對

文/國醫大師 王琦
大家天天都在說,我們進入了大資料時代,大資料時代跟中醫藥有什麼關聯?中醫人在大資料時代要如何應對?
在日前召開的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四次中醫體質學術年會上,國醫大師王琦分享了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大數據時代中醫要轉變觀念
中醫人對大資料是遊離在外面的,還是走近的?其實,對於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