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女性發生心臟病和卒中的風險日趨上升,因為她們並不知曉其危險因素!心臟病和卒中在中國女性的死因中占43.9%。全球每年有860 多萬女性死於心臟病和卒中,數字遠遠高於所有癌症、結核、HIV/AIDS 和瘧疾所致死亡的總數。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大多數心臟病和卒中都是可以預防的。傳統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多以男性為主,畢竟男性本身就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但近年來,女性心臟病議題逐漸受到國際醫界重視, 美國心臟學會(AHA) 在2004 年發起「Go Red For Women」「關注女性健康」活動,兩年後, 世界心臟聯盟(WHF) 也加入, 並串聯全球26 國共同推行女性護心運動。生[……]
(本報訊記者趙廣智) 來自中華民國臺灣省,出生醫學世家的林聲瀚醫生(Dr.Shen-Han Lin),從小培養了對醫學的興趣和長大做醫生的志向,十六歲移民到美國紐約。2003年於紐約州石溪大學取得生化學位學士。2007年畢業於美國紐約理工大學(NYIT)附屬醫學院,經過三年在紐約皇后區半島醫院實習醫生的經歷,取得美國執業醫師的資格和家庭醫學特考文憑。曾任退伍軍人醫院和納蘇郡大學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曾於曼哈頓/布朗士安盛健康中心為患有兒童自閉症、發展緩慢、學習遲緩、語言障礙等疾病的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林聲瀚醫師本人精通英語,國語,粵語,台語,西醫筋骨調理療法專科,精湛的醫術[……]
文/方留民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持續壓力會嚴重影響男性精子的品質。處於壓力狀態下獲取的精子中37%運動能力較低。
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和索羅卡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對10536 份非壓力期獲得的精子樣品(2009~2017)及659份壓力期獲得的精子樣品(2012~2014年以色列與加沙發生軍事衝突期間以及隨後兩個月)進行了分析。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32歲,44%的參與者吸煙。
研究結果顯示,在壓力期獲取的精子樣品運動能力降低的幾率高達47%,運動能力差會降低精子成功靠近卵細胞並受精的可能性。持續壓力對精子品質具有嚴重的負面影響。
[……]
【本報訊】中國、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三國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科學‧免疫學》雜誌上報告說,通過研究中東呼吸綜合徵病人的血液樣本,他們首次揭示了人體針對這種致命疾病的細胞免疫「反擊戰」的機制。這為評估病人的預後和研發相關疫苗奠定了基礎。
這項研究由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美國艾奧瓦大學斯坦利‧珀爾曼教授和沙烏地阿拉伯費薩爾國王專科醫院和研究中心阿比爾‧阿舒凱裡博士等人合作完成。
趙金存告訴新華社記者,此前研究重點在人體抗體方面,然而部分中東呼吸綜合徵感染者體內抗體應答持續時間很短,且水準很低,因此他們轉而分析在人體免疫系統中同樣扮[……]
【本報訊】一些主要健康指標仍正常的肥胖者對自己的肥胖可能並不在意,但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發佈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單純肥胖也會增加這些人患冠心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利用此前歐洲一項大型健康調查的資料分析了體重與心臟病的關聯,這些資料涉及50萬人以上,他們來自歐洲10個國家。分析結果顯示,與體重正常的人相比,單純肥胖或體重超重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會上升28%。相關報告發表在《歐洲心臟病學雜誌》上。
報告作者之一、帝國理工學院學者約安娜‧祖拉奇說,這項研究說明,那些被認為是「健康」的肥胖人士,即便他們身體沒有馬上出現不利健康的變化,但隨著時間推移,仍可能會[……]
【本報訊】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課題組帶領碩士研究生李慧楚、副研究員蔡婧,在大氣細顆粒物(PM2.5)健康危害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他們發現,PM2.5暴露可引起人體應激激素水準顯著上升,並促進機體的脂類氧化以及糖類和氨基酸的代謝,進而產生血壓升高、炎症反應等現象,危害心血管健康。該發現為防治PM2.5相關的健康風險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循環》雜誌上。
闞海東說,目前已有大量流行病學證據證實PM2.5會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造成危害,但其作用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確。為揭開此謎,闞海東課題組首次將代謝組學和[……]
文/樓琳娜
寵物狗不僅為主人帶來了歡樂,還能降低他們的早亡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所屬醫學雜誌近期發表一項研究稱,養狗對改善心血管疾病預後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對獨居的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患者益處較大。
美國心臟協會的葛籣‧萊文博士及其團隊對多項研究進行薈萃分析發現,養狗人士罹患重大心血管疾病後可以獲得更佳的康復效果。
曾有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獨居養狗人士,病後健康改善空間最大。
具體來說,相較於未飼養寵物狗的參試者,獨居養狗的心臟病患者出院後早亡風險下降33%,中風患者早亡風險下降27%;與不養狗的人相比[……]
【本報訊】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除了會通過自然災害在一些地區造成人員傷亡,還可能加劇這些地區諸如寨卡、瘧疾等傳染病的流行。
該研究領銜作者、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園區氣候與健康政策研究者塞西莉亞‧索倫森表示,當一些地區發生自然災害時,某些氣候條件會大大加劇公共健康危機,這種案例遍佈全球。例如,當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襲擊美國新奧爾良後,西尼祿熱發病率在第二年增加了一倍。
這項研究特別提到,2016年4月厄瓜多爾沿海地區發生了7.7級強震,當時全球正處在一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中。厄爾尼諾現象一般會帶來強降雨或高溫天氣,與氣候變化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