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衛紅
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TONG)發起的研究「BRAIN」在國際知名期刊《柳葉刀‧呼吸醫學》全文發表,影響因數19.3,此項研究由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吳一龍教授作為研究負責人(通信作者),楊衿記教授作為第一作者,它是全球第一項頭對頭比較埃克替尼和全腦放療治療EGFR敏感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多發腦轉移的Ⅲ期臨床試驗。
研究證實,對於EGFR敏感突變的NSCLC多發腦轉移患者,埃克替尼(EGFR-TKI)顯著優於全腦放±化療,有望成為更優的一線治療方案。此研究的發表將改變肺癌多發腦轉移的治療模式。
&nb[……]
文/方六安
女性吸煙的壞處數也數不清,現在又多了一項,吸煙的女性在進入更年期時更易出現熱潮紅,尤其是帶有某種基因的女性。在此之前,已有研究發現,吸煙與更年期提前以及症狀惡化有關,但這項研究是對吸煙與基因對熱潮紅的影響的研究。
美國賓州大學匹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近300位女性進行了10年以上的跟蹤調查,約有一半的參與者是美國黑人;另一半是白人。這些女性參與研究時尚未進入更年期,研究結束時都已經進入或過了更年期。在研究期間,她們接受了驗血並完成了調查式問卷,內容包括醫療史、生育史、更年期症狀,以及生活方式等。
研究結果顯示,那些有五種基[……]
文/顏華(湖南省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
洋洋兩歲了,可體重只有9公斤,體形消瘦,典型的營養不良的樣子,而且經常感冒。問起緣由,媽媽說她做了很多好吃的,可洋洋就是不吃。相反,他只喜歡吃薯條、速食麵、煎炸食品,即使給他這些食品,他也只吃一點點。
像洋洋這樣的小兒長期食慾減退、挑食、偏食,在醫學上統稱為小兒厭食症。厭食的小兒身體瘦弱,易感冒、腹瀉,可導致營養不良,很多家長帶小兒到處求醫,往往見效甚微。對於小兒厭食,必須先找出引起其厭食的原因。一般來說,導致小兒厭食的三大因素是疾病、飲食和心理,引起厭食的常見病有貧血、佝僂病、營養素缺乏症、B肝、胃腸道及呼吸道反覆[……]
紐約時報記者Anemona Hartocollis 曾專題報道了精通中醫的西醫–陸榮寶醫學博士以針灸加中藥治癒了婦女不孕症和解除病人的痛症。陸榮寶醫生接受紐約時報記者訪問時說,他是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以調經活血,改善婦女排卵機能,從而增加了受孕機會,使一位曾看過西醫而無法治好的西婦連續獲得兩個小孩,這位西婦讚道:
「想不到這麼苦的藥,有這麼好的效果。」患者是一位身材修長、捲曲金髮、藍眼,笑容滿臉的女士Anne Wolfson ,她三十多歲結婚就想生小孩,在懷孕流產後,她的家庭醫生叫她去看專科醫生,但專科醫生檢查不出她有什麼不妥,一年後她第二次懷孕又流產,九個月後她又第三次流產[……]
DDS高端養生技術,獲得國際發明專利金獎,是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養生技術。DDS養生三療合一:理療+泥療+食療=最完整人體裝修。DDS幸福療法集合:推拿、按摩、針灸、艾灸、火療、刮痧、拔罐、等傳統的經絡穴位理療方式所有優點於一體,並特點突出、方法神奇、療效顯著DDS是一種純綠色療法。該療法實施過程中,不打針、不吃藥、無任何毒副作用,也不關係到任何污染。是一種無任何痛苦的“幸福療法”。患者不僅不會產生打針吃藥的痛苦,還會再接受理療時,享受到輕鬆舒服得感覺。療效快速,用DDS 技術對患者進行理療,不僅療效確切,而且有立竿見影,當場見效之奇妙。
生物電DDS通經絡養生[……]
冬季來臨,讓人“瑟瑟發抖”的,除了驟降的溫度,還有高發的心血管疾病。說到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以及突發的胸痛,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心梗,然而,還有一種更加兇險,卻不為人所熟知的疾病——主動脈夾層。本期我們就邀請上海德達醫院副院長黃連軍教授為大家談談主動脈夾層的診治。
問:什麼是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為何如此兇險?
黃連軍教授:主動脈是人體內最大的血管,來自心臟的血液由主動脈供給全身。主動脈夾層是主動脈腔內高速、高壓血流從動脈內膜撕裂處進入主動脈中膜,使中膜分離,並沿主動脈長軸擴展,從而造成主動脈形成真假兩腔的一種病理改變,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心血管疾病[……]
【本報訊】生活在厄瓜多爾的侏儒人群儘管成員身材矮小,但擁有抵禦癌症和糖尿病的免疫力且長壽。
研究發現, 這與他們體內胰島素樣生長因數-1(IGF-1)激素缺乏有關。醫學界據此研製藥物,希望通過模擬拉倫侏儒症患者的這一基因缺陷,幫助人類攻克以上兩種疾病。
厄瓜多爾內分泌研究所的海梅‧格瓦拉-阿吉雷和美國加州南部大學的瓦爾特‧隆哥博士對厄國內侏儒症患者進行了超過24年研究。他們相信,體內IGF-1激素水準低意味著較少的去氧核糖核酸(DNA)損傷,而當人逐漸衰老,後者會出現在所有人身上並誘發癌症。
[……]
現代生活中女性發生心臟病和卒中的風險日趨上升,因為她們並不知曉其危險因素!心臟病和卒中在中國女性的死因中占43.9%。全球每年有860 多萬女性死於心臟病和卒中,數字遠遠高於所有癌症、結核、HIV/AIDS 和瘧疾所致死亡的總數。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大多數心臟病和卒中都是可以預防的。
傳統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多以男性為主,畢竟男性本身就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但近年來,女性心臟病議題逐漸受到國際醫界重視,美國心臟學會(AHA)在2004 年發起「Go Red For Women」「關注女性健康」活動, 兩年後, 世界心臟聯盟(WHF)也加入,並串聯全球26 國共同推行[……]
【本報訊】(記者趙廣智)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學與資訊重點實驗室劉江課題組與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腎癌發病機制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研究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條件下,核蛋白SPOP的過表達和錯誤定位是引發腎癌的核心因素。相關論文已在權威期刊《癌細胞》上線上發表。
據介紹,腎癌是泌尿生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由於腎癌起病隱匿,早期往往沒有臨床表現,大約30%的腎癌患者在診斷時已經發生轉移,未轉移的腎癌患者在進行切除術後,有約40%的患者會復發。同時,腎癌對放療、化療均不敏感。因此,亟須深入探索腎癌發病的分子機制,找到腎癌早期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