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

順天美術館藏品–告別鄉親美東巡迴展

(本報訊記者趙廣智)中華民國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洛杉磯順天美術館(Sun Ten Museum, Inc.)合作辦理「順天美術館藏品–告別鄉親美東巡迴展」,於05/24/2019至06/02/2019在中華民國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開展;展出作品的創作年代跨越了半個世紀,顯現臺灣藝術發展的各種面[……]

Read more

時事新聞

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降低痴呆症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今天發佈的新指南,人們可以通過定期鍛煉、不吸煙、避免有害飲酒、控制體重、健康飲食以及保持健康的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水準來降低癡呆症風險。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說:“在今後30年中,癡呆症患者的人數預計會增加兩倍。我們要盡一切努力降低癡呆症風險。為該指南收集的科學證據證實了[……]

Read more

要聞

UPMC成立遠端醫療公司抗擊傳染

(本報訊記者趙廣智)為了幫助醫院,解決美國全國境內,專門
治療傳染病的醫生短缺問題,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於05/16/2019宣佈,成立了一家名為Infectious Disease (ID)Connect專注傳染病的遠程醫療照護公司。新公司以UPMC的世界級傳染病專業知識為後盾,旨在改善[……]

Read more

要聞

FDA批准第一個基於人工智慧的移動應用軟體捕捉心臟雜音

(本報訊記者趙廣智)經過多年的發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日前宣佈已經批准了一種基於移動的解決方eMurmur ID,是一款架構於手機上的人工智慧平臺,該解決方案使用人工智慧,使用數字聽診器檢測和分類潛在危險心臟雜音的聲音,及透過協力廠商設備與機器學習來分析心雜音,以提供醫師診斷依據,準[……]

Read more

副刊

羚羊香水 讓舌蠅遠離牛

 舌蠅在非洲很普遍,以人類、家畜及野生獵物的血為食。它們可以傳播令人生畏的昏睡病。人和動物一旦感染就可能是致命的,它損壞神經系統,最後導致感染者進入瞌睡狀態,直至死亡,這也是昏睡病名稱的由來。
 舌蠅廣泛分佈在非洲大陸上,在炎熱非洲生活的人都面臨著直接的患病危險,舌蠅傳播疾病到牛群身上也給農業帶來了[……]

Read more

醫藥科技

新型醫療機器人可在體內自主導航

美國《科學•機器人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研發出一種可以在跳動心臟周圍自主導航的微型醫療機器人,從而能幫助外科醫生完成複雜的心臟手術。
研究顯示,在一個對動物實施的心臟瓣膜修復手術中,一個機器導管借助人工智慧等技術,無需人工導引就精確找到了目標位置。隨後,心臟外科醫生遙控將滲漏處修復。
論[……]

Read more

醫藥科技

鼠皮膚細胞轉化為胚胎所需幹細胞

(記者陳文仙 呂迎旭)以色列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動物實驗中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為早期胚胎所需的3種主要幹細胞,即可分化為胚胎、胎盤、臍帶等組織的幹細胞。
研究人員說,這一成果不僅對研究胚胎和胎盤缺陷、解決某些不孕問題等具有重要意義,還意味著將來有可能在沒有精子和[……]

Read more

醫藥科技

幻覺是怎麼產生的?–沒人能說清

色胺受體的作用,發現二者就好像蹺蹺板的兩端。當治療精神病的藥物施加時,谷氨酸受體的活性提高,5-羥色胺受體的活性降低;而當施加致幻劑後,5-羥色胺受體的活性提高,谷氨酸受體的活性降低。
精神分裂症的臨床表現就是幻覺、妄想和認知功能障礙。“健康人大腦中谷氨酸受體活性偏高,而5-羥色胺受體活性偏低,[……]

Read more

醫藥科技

近二十萬種病毒“藏身”海洋

海洋再次刷新了我們的認知——科學家剛剛發現了潛伏在海洋之中的195728種病毒,其中絕大多數此前從未見過。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現對理解地球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研究人員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報告稱,新研究基於名為“塔拉海洋(Tara Oceans)”的全球海洋科學考察專案,團隊成員從2009年[……]

Read more

工商新聞

林聲瀚 全科診所為全美社區民眾健康把關

林醫師學經歷皆豐富。曾任退伍軍人醫院和納蘇郡大學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他曾於曼哈頓/布朗士安盛健康中心為患有兒童自閉症、發展緩慢、學習遲緩、語言障礙等疾病的患者提供醫療服務;並在布碌侖八大道執業,為華人社區服務。精湛的醫術及豐富的經驗,深獲病友們肯定。
林聲瀚醫師於法拉盛開設家庭醫生診所,希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