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報導
傳統醫藥

防治失智症用藥及腧穴臨床運用

文/王博學、王唯丞

前言

  失智症(英Dementia、德Demenz),其英文Dementia 一字來自拉丁語(de- 意指遠離+ mens 意指心智);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遠高於正常老化的進展,特徵是多種高級皮層功能紊亂,涉及記憶、思維、定向、理解、計算、判斷、言語和學習能力等多方面。近幾年來, 國內外研究相繼發現,中醫療法對於失智症有顯著的療效,包括維持患者認知能力,減少異常的精神症狀、如幻覺、憂鬱、被害妄想等等,能夠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病人與家屬的生活品質。早在《黃帝內經.靈樞.大惑論》中有提到: 人之善[……]

Read more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傷心時 記憶力更好

文/謝莎莎

  傷心不是什麼好事!但一項研究指出,傷心時反倒比快樂時記性更好。研究人員在試驗中讓學生聆聽快樂傷感和中性情緒的種不同類型音樂,等試驗物件進入相應狀態,再讓他們進行面部識別。

  研究人員向名學生展示表情平和的張人臉照片,隨後讓他們完成一份問卷調查,暫時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隨後再讓他們看張人臉照片,從中找出剛才看過的。

  結果發現,進入傷心情緒的學生記憶最準確,快樂情緒的學生記憶最不準。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專家彼得希爾斯表示,他對結果感到意外,因為通常認為,傷心情緒會與認知表現不佳相關。

  研究人員指出[……]

Read more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手機看太勤 衝動沒耐性

文/王興望

  美國坦普爾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那些離開手機幾分鐘就受不了的人,更容易缺乏耐心、行為衝動。

  研究人員對91名在校大學生的手機使用習慣展開調查。他們在參試者手機上安了一個應用程式(APP)以記錄其兩周內每天使用手機的情況。參試大學生填寫包括「你認為每天使用手機多長時間?」「每天看手機多少次?」等一系列問題的調查表,並接受多項認知能力測試。結果發現,一些參試者坦言每天發送數百條資訊或者花費數小時在社交網上聊天。參試者平均每天查看手機85次,上網或使用各種APP的時間長達5小時,這相當於每天清醒時間的三分之一。

  研究人員還對每位大[……]

Read more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為何謠言跑得快

文/高陽

  「加熱口罩可以消毒」、「喝酒能預防新冠肺炎」、「抽煙的人不易被傳染」……疫情期間,各種真假資訊通過網路擴散開來,很多後來被證實是謠言。

  回看這些謠言,有些明明看起來很荒謬,為什麼還會有人相信呢?華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遲毓凱來告訴你。

  謠言,是指當前沒有可靠證明的陳述。其中或多或少暗含了一些真相,這是謠傳和小道消息得以傳播的根基。但其中言過其實或危言聳聽的部分,就在一些特殊心理下,變得可信。

焦慮心理

  在非常時期,人們生存、健康、環境安全都面臨不確定性,在恐懼、迷茫、疑慮這些負面情緒引導下,面[……]

Read more

Read More
時事新聞

磁力刀 能殺死腦腫瘤細胞

 【本報訊】 大陸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東方醫院成昱教授課題組, 與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古斯塔沃教授合作,成功採用「磁力刀」殺死小鼠腦腫瘤細胞。相關研究論文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刊物《治療診斷學》上。

  在研究中, 成昱提出了「磁力刀」的新概念, 即磁性納米粒子在低強度磁場作用下, 產生帶有類似「旋轉攪拌」功能的機械力。利用這種機械力可以破壞腫瘤細胞, 使機械力達到與手術刀相同的效果。

  成昱介紹, 課題組初期曾嘗試使用多個納米磁性顆粒進行製備, 但這種磁性顆粒對腫瘤細胞的破壞作用並不明顯。

  加大每個納米磁性顆粒的磁飽和強度後, 神奇現[……]

Read more

Read More
時事新聞

新型抗生素有助 應對淋球菌耐藥

【本報訊】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發佈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一種新型抗生素在實驗室環境下顯示了對淋球菌的有效抑制作用,鑒於淋球菌耐藥問題日益突出,未來有望基於這一發現開發新的治療藥物。

  淋球菌能引起以泌尿生殖系統化膿性感染為主要表現的性傳播疾病,即通常所說的淋病。近年來,淋病的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一些耐藥性很強的淋球菌感染由於沒有合適的抗生素目前很難治療。

  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學者與帝國理工學院同行合作,在實驗室中測試了一種名為梭硫甲醯胺的新型抗生素對淋球菌的作用效果。他們從患者身上選取了149個淋球菌樣本,然後在實驗室中觀察梭硫甲醯胺對它們的作用。

[……]

Read more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擺脫成癮這樣做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由於居家時間變長,很多人乾脆煙酒任意用,手機開懷刷, 遊戲放肆玩…… 看似過上了「神仙般的生活」。但漸漸地,他們發現,自己吸煙、飲酒的量變大了,手機刷得停不下來了,看到東西就想吃,幾乎徘徊在「掃食症」的邊緣。

  居家隔離避開了病毒,殊不知,另一個看不見的「小偷」— 「成癮」正偷襲過來。它偷走了你的節制,你的作息,你的飲食規律。不知不覺間,你會看劇到天亮,一天吃五頓,遊戲打不停……

  什麼是成癮行為?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義為一種漸進、慢性、復發性的腦部疾病。疫情危機之下,應激、壓力和不良情緒都是「成癮」的導火索[……]

Read more

Read More
副刊

百年歷史看世博

文/陸梓華孫中欽

  中國第一部環遊世界的遊記是誰寫的? 曾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中華藝術宮家喻戶曉,你可知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 中國館長什麼模樣?

  始於1851年的世博會迄今走過了全球50 多座城市。展覽現場,300餘件展品,涵蓋中、英、法、意乃至捷克、匈牙利等多國語言, 種類包括官方報告、獎狀證書、新聞畫報、遊記日記、設計圖紙、小說讀本、樂譜食譜等多種類型,帶著參觀者穿越歷史,重溫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漫漫歷程。

  別以為「大數據資料」今天才有,168年前的倫敦人已經用它實現了對大型活動的運營管理。

  展區[……]

Read more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過了60歲要小心前列腺癌

 60歲以上為高發人群

  武漢同濟醫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教授葉章群:近十年來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快速上升,它已成為中國男性中發病率排名第六位的惡性腫瘤。前列腺癌發病的增加與居民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結構調整,脂肪蛋白質攝入過量等因素有關,6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發人群。然而,中國公眾對於前列腺癌的認知水準較低,能正確認識到前列腺癌高危因素、自查症狀、早期篩查和治療方案的公眾不足三成。

年齡和遺傳是主要危險因素

  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教授李漢忠:前列腺癌早期不易被發現,患者確診時常常病情已發展至晚期,主要症狀是尿血、尿痛及骨痛。直腸指檢(DRE[……]

Read more

Read More
時事新聞

研究發現 庫蚊也能傳播茲卡病毒

【本報訊】巴西和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新發病原體與感染》期刊上報告說,他們在巴西東北部首次發現了由庫蚊傳播的茲卡病毒。在此前的研究中,茲卡病毒都是由埃及伊蚊傳播的。

  2016年2月至5月間,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斯基金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巴西東北部伯南布哥州首府累西腓一帶採集了一些庫蚊和埃及伊蚊的樣品,結果發現在270組庫蚊中有3組體內有茲卡病毒複製,117組埃及伊蚊中有2組體內有茲卡病毒複製。

  研究人員下一步打算採集更多蚊蟲樣品,分析蚊子在自然環境下的生理和行為特點,以瞭解它們在傳播茲卡病毒中所起的作用。

  參與研究的奧斯瓦爾多‧克魯[……]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