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報導
時事新聞

研究發現 庫蚊也能傳播茲卡病毒

【本報訊】巴西和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新發病原體與感染》期刊上報告說,他們在巴西東北部首次發現了由庫蚊傳播的茲卡病毒。在此前的研究中,茲卡病毒都是由埃及伊蚊傳播的。

  2016年2月至5月間,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斯基金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巴西東北部伯南布哥州首府累西腓一帶採集了一些庫蚊和埃及伊蚊的樣品,結果發現在270組庫蚊中有3組體內有茲卡病毒複製,117組埃及伊蚊中有2組體內有茲卡病毒複製。

  研究人員下一步打算採集更多蚊蟲樣品,分析蚊子在自然環境下的生理和行為特點,以瞭解它們在傳播茲卡病毒中所起的作用。

  參與研究的奧斯瓦爾多‧克魯[……]

Read more

Read More
副刊

藕斷絲連蓮藕 生津又生血

文/楊璞

【經典描述】「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相連。」—唐‧孟郊《去婦》

【釋義】藕已折斷,但還有許多絲連接著未斷開。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係。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

  作為成語,藕斷絲連常被一些文人墨客用於男女之情的描寫,有做菜經驗的讀者也很好理解這其中「藕絲」的含義。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藕不但與情誼相連,還和我們的健康相連。

  中醫認為,蓮藕不僅是較好的食材,還是一種良藥。清代著名醫家張璐在79歲高齡時編寫了一部著名中醫著作《本經逢原》,其中記載著他的眾多獨到見解,使人閱後一目了然,發人思微。

  這本書中記載了一個很簡單的方劑藕粉[……]

Read more

Read More
時事新聞

新免疫療法可延緩I型糖尿病進展

【本報訊】據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日前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一種「重新訓練」人自身免疫系統的新型免疫療法能安全地延緩Ⅰ型糖尿病的進展。

  I型糖尿病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多發于兒童和青少年,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會錯誤攻擊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許多療法希望通過抑制人體的免疫反應達到治療目的,但這類療法通常導致嚴重副作用,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風險。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新型的注射肽免疫療法,即給患者皮下注射被稱為肽的蛋白分子小片段,這種肽存在於β細胞中,因此注射它可以「重新訓練」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停止攻擊β細胞。

  研究人員招募[……]

Read more

Read More
副刊

日本少說話 成為新待客之道

一種新的服務方式在日本蔓延開來: 接客待人少說話。不知你是否有過這種體驗: 你在時裝店裡瞎逛,正享受著「坐擁滿屋新款」的幸福感,店員卻一直跟著你,介紹每一件你看過的商品;你本想在計程車裡打個盹,司機卻拉著你聊了一路……現在,日本的消費者們開始說「不」了。

  日本新聞網站「調查」去年的一份報告顯示,約八成受訪消費者表示不希望在挑衣服時被打擾。今年5月,大阪一家時裝店推出一款新型購物袋,袋子上直接寫著「請不要和我說話」,拿上這個袋子,店員就不會主動跟你搭話。

[……]

Read more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治療鼻咽癌 營養支持很關鍵

文/李融融陳偉

  鼻咽癌是高發的惡性腫瘤。研究顯示,35%~60%的鼻咽癌患者存在營養不良。放、化療的不良反應可使患者在治療期間以及治療結束時,營養狀況在一定程度上發生進一步惡化。而營養狀況的下降又會進一步增加患者發生感染風險,並能加重放、化療的不良反應,降低治療的耐受性,從而顯著影響患者的抗腫瘤治療效果。因此,積極維護患者的營養狀況對於鼻咽癌治療意義非凡。

營養管理須遵循五階梯原則

  中國抗癌協會、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等多個學術組織曾於2016年共同發佈「腫瘤營養治療通則」建議,腫瘤患者可依據營養不良的五階梯治療模[……]

Read more

Read More
要聞

線粒體關鍵蛋白質結構之謎解開 為疾病治療奠基礎

【本報訊】奧地利科技學院(IST Austria)的科學家,解開在所有哺乳動物線粒體蛋白質「超複合物」(supercomplexes)中,唯一結構仍未知的「CIII2CIV」超複合物,可說為這些蛋白質複合物的作用機制,拼上最後一塊拼圖,也幫線粒體疾病的新療法奠定更多科學基礎。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

  在線粒體進行細胞呼吸時,電子傳遞鏈(electrontransport chain)中,由數項蛋白質複合物組成的高分子量「超複合物」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由複合物I (complex I, CI)、複合物III (complex III, CIII)和複合物IV[……]

Read more

Read More
副刊

美國藥師參與疫苗管理各環節

文/張東秀

  疫苗一詞源於拉丁語vaccinus,1796年,「免疫學之父」愛德華‧詹納研究證實,給人們注射牛痘疫苗可以避免感染天花,這一發現開啟了疫苗時代。

  在美國,為了避免因疫苗產生的不良反應事件,藥師除提供藥事服務外,在免疫接種及疫苗管理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對於藥師參與疫苗管理,並不是最初就允許的。19世紀末,藥師的主要作用是對公眾和醫生開展疫苗教育。進入20世紀80年代,美國部分州開始探索,讓藥師在醫生的授權下,到藥房為患者接種疫苗。

  1993年11月,為了確保疫苗接種率,美國衛生與人類服務部秘書長唐娜‧沙拉拉發表講話,要求[……]

Read more

Read More
養身之道

銀髮族保鮮秘訣

文/徐江

  近日,美國《預防》雜誌官網載文,分享了美國著名喜劇演員、「美國達人秀」評委、現年63歲的豪伊‧曼德爾的「健康快樂保鮮秘訣」。

能站不坐

  曼德爾討厭久坐,能站不坐,就連打電話聊天也會在房間裡踱來踱去。他坦言,自己健康的秘訣之一就是尋找令人興奮的新鮮事,而不是總在一個地方做同一件事。

每天跑步

  曼德爾目前每天跑步至少3英里(約合4.8公里)。他表示,堅持每天跑步,不僅是為了保持身材,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大腦健康,跑步時可以思考身邊的人和事,能活得更明白。

不吃垃圾食品

  曼德爾認為,保持健康最重要[……]

Read more

Read More
要聞

成人肥胖或是線粒體故障所致

【本報訊】澳洲科學家最新發現, 成人肥胖可能是細胞內線粒體的基因表達出現了問題。

  線粒體是細胞中提供能量的細胞器,有著自己的遺傳物質。西澳洲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通過小鼠實驗發現,如果線粒體中PTCD1 基因表達受損, 線粒體形態就會發生變化,無法正常將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進而引發成年人肥胖,患脂肪肝、心臟肥大等疾病。

  研究人員說,實驗表明,線粒體基因表達出現問題對能量代謝有著長期影響,瞭解其中機制可更有針對性地開發治療肥胖、脂肪肝等疾病的藥物和方法。

[……]

Read more

Read More
養身之道

做家務防老年癡呆

文/王碩

  據國際老年癡呆協會中國委員會的資料,我國老年癡呆患病率在65歲以上人群中為6.6%,且每5年約增長一倍,80歲以上超過22%。根據推算,全國老年癡呆症患者已超過600萬,占世界發病總數的1/4,現已成為繼心臟病、癌症、中風之後,導致老年人致殘的第一大病因、死亡的第四大病因。

  北京協和醫院張振馨教授建議,老年人應「多動腦,勤鍛煉,心放寬,勿吸煙」,適當地做家務和旅遊,有助於鍛煉大腦和增加生活情趣。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學會自我控制和調節, 樂觀待人處事, 都可以適當減少老年癡呆症的患病率。

[……]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