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報導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人體冷凍充滿未知的復活夢

文/譚嘉
將人體暫時凍存,以待未來科技進步後死而復活,過去只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出現的橋段正成為現實場景。中國大陸實施首例人體全身低溫保存手術的事件經媒體報導後迅速成為輿論熱點。對於這一充滿未知與爭議的科研探索,人們心中畫了無數問號。為了重生的凍存人體低溫保存是指將人體保存在零下190多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中,以期待未來科技的發展,實現死而復生。2015年,重慶女作家杜虹在美國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Alcor)冷凍大腦的新聞曾引起高度關注,這也是中大陸國首例人腦低溫保存案例。2017年5月,中國大陸首例人體全身低溫保存手術在山東省濟南市完成。49歲的癌症患者展女士生前曾多次向家[……]

Read more

Read More
要聞

盼破解東西方肺癌治療關鍵台美建跨國實驗室

(本報訊記者趙廣智) 已故美國眾議員索拉茲
(Stephen Solarz)的妻子促成下, 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北陽明大學、03/05/2019舉辦記者會,宣佈將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NCI) 合
作,首次在臺灣成立跨國實驗室,展開為期5年的合作計畫,探討亞洲與西方人基因差異,以發展精准治療方法。盼破解台美肺癌基因型、免疫療法及癌症幹細胞等肺癌治療關鍵。中華民國醫療實力再獲再獲國際肯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與台北榮總及陽明大學所組成的「榮陽團隊」簽訂合作備忘錄,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成立台美第一間跨國研究實驗室,針對東西方人罹患肺癌之臨床特性與藥物反應進行跨國研究,進而發展個人化精準醫療,嘉惠[……]

Read more

Read More
傳統醫藥

中風VS針灸?時機方法都得選對

文/曹鐵名(江蘇省第二中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中醫師)
現在有腦血管病的人非常多,這其中最常見的自然就是中風了。而針灸作為中華文化傳統醫學中的一大特色,在中風患者治療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在臨床中也接診了大量腦血管病患者,經過針灸治療,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患者和家屬回饋,說現在做針灸的地方很多,自己也做了一些,但康復情況並不理想。到底是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首先,我們必須確認,針灸對於中風患者來說是明確有效的,而影響患者預後的原因卻很多,比如說,很多患者針灸介入的時間就不對。
現在許多人還是習慣在患者出院後,才開始讓針灸介入。其實在我們專業醫生眼中,這已經算遲[……]

Read more

Read More
傳統醫藥

穀雨 防濕邪 護脾胃

文/陳咸川(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雨水增多,空氣中的濕度也逐漸增大。隨著氣溫升高,身體內熱和濕氣結合在一起,易形成濕熱。此節氣容易誘發哮喘、花粉過敏、支氣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瀉等,因此,我們在養生中應遵循自然節氣的變化,針對其氣候特點進行調養。
穀雨時節,心脾之氣逐漸旺盛,肝旺氣伏,正是補益身體的大好時機,無論運動、飲食、情緒等都要符合節氣特點,為安然度夏打好基礎。
養陽多晨練
穀雨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更要注意心理健康,切忌遇事憂愁和焦慮,甚至大動肝火。早晨是採納自然之氣的好時機,而活動為養陽中重要一環。老年人可選擇靜中有動[……]

Read more

Read More
工商新聞

針灸按摩雙證照–中醫師張復華為您健康把關

本報訊記者趙廣智)紐約法拉盛張中醫診所提供針灸/電療/按摩/拔罐/痛症瘦身/膝關節炎/不孕症/太極氣功各項醫療服務;張中醫診所為張復華針灸中醫師創立,張復華中醫師擁有紐約州針灸師執照和按摩師執照;他表示,診所治療病患,針對病因深入瞭解治療,保養預防再犯,達到『舒筋活骨,氣遍終身』的效果。
張中醫診所的膝關節炎治療療程,以『恢復原狀,逆轉西醫』為治療目的;膝關節因行走運動,骨碰骨形成軟骨磨損不見,造成病患行走困難;治療手法為:先分開軟骨磨損病理區;持續保持分開軟骨磨損病理區;專科醫師注射關節液補針,修補軟骨磨損部位;使用電療完成治療過程。張中醫診所,以針灸及按摩理療方式為患者解決病;以太極、氣功[……]

Read more

Read More
工商新聞

關節炎的表現治療及骨膠原的常見疑問–醫師鄧勁談痛症

關節炎腫痛有多種病因,最常見是關節退行性病變,尤其是負重關節。本文以膝關節為例。初期表現為長距離行走不適酸痛,尤以上下樓梯明顯,此期的關節病理改變為關節表面軟骨輕度磨損不平,伴發炎水腫。中期表現行走遠於10個City Block既感關節酸痛不適,尤以上下樓梯加重,關節可感覺咯咯聲,可伴輕中度關節積液,此期關節病理改變為關節軟骨中度磨損,表面不平加重常伴滑囊滑膜發炎及不同程度積液及骨質增生。晚期表現關節在站立時痛,行走時加重,甚至休息也痛,上下樓梯因痛加劇而困難,病理改變為關節軟骨幾乎全部磨損,關節骨質之間摩擦骨質增生變形及硬化囊腫形成,伴嚴重炎症積液。
關節炎的基本治療包括
輕中度:理[……]

Read more

Read More
工商新聞

關注女性心臟病–趙蒨心臟專科竭誠為您服務

現代生活中女性發生心臟病和卒中的風險日趨上升,因為她們並不知曉其危險因素!心臟病和卒中在中國女性的死因中占43.9%。 全球每年有860多萬女性死於心臟病和卒中,數字遠遠高於所有癌症、結核、HIV/AIDS和瘧疾所致死亡的總數。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大多數心臟病和卒中都是可以預防的。
傳統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多以男性為主,畢竟男性本身就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但近年來,女性心臟病議題逐漸受到國際醫界重視,美國心臟學會(AHA)在2004年發起「Go Red For Women」「關注女性健康」活動,兩年後,世界心臟聯盟(WHF)也加入,並串聯全球26國共同推行女性護心運動。生活中的許多女性在家[……]

Read more

Read More
工商新聞

膝蓋恢復健康胃痛不再來

謝秀貞,馬來西亞

我今年59歲,從2001年開始,我的兩膝蓋就異常疼痛,右側膝蓋尤為嚴重,走路時不可以彎腿,經常要靠服用止痛藥來止痛。但是止痛藥只能短暫性地減輕一點疼痛,很快巨大的疼痛又會捲土重來。2012年,我的兩膝蓋被醫生確診為關節炎,軟骨損壞程度達到60%,吃藥基本上無效。不僅如此,藥物的副作用還使得我全身浮腫,體重在一年之內從57公斤增加到69公斤。2015年4月,雖然經過了手術,但我的兩膝蓋疼痛問題進一步惡化,到9月份時我必須靠四角拐杖走路。之後,我的脖子、後背、肩膀和手開始麻痹疼痛,左腳也十分僵硬,到晚上整條左腿常常抽筋。通過朋友介紹,我後來參加了2015年11月8日菩提禪修[……]

Read more

Read More
工商新聞

林聲瀚家庭全科診所 為全美社區民眾健康把關

(本報訊)醫學世家的林聲瀚醫生(Dr. Shen-Han Lin)來自台灣,從小培養了對醫學的興趣和長大做醫生的志向,十六歲移民到美國紐約。2003年於紐約州石溪大學取得生化學位學士。林醫師以優秀成績在2007年畢業於美國紐約理工大學(NYIT)附屬醫學院,再經過三年在紐約皇后區半島醫院實習醫生的經歷取得美國執業醫師的資格和家庭醫學特考文憑。林醫師學經歷皆豐富。曾任退伍軍人醫院和納蘇郡大學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他曾於曼哈頓/布朗士安盛健康中心為患有兒童自閉症、發展緩慢、學習遲緩、語言障礙等疾病的患者提供醫療服務;並在布碌侖八大道執業,為華人社區服務。精湛的醫術及豐富的經驗,深獲病友們肯定。
&nb[……]

Read more

Read More
工商新聞

純植物精粹婦貴寶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是一種天然化合物,構造與作用類似女性荷爾蒙(17-Estradlo),能優先與(雌激素接受器結合,致使其效力多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血管、骨骼及皮膚,而不會刺激乳房與子宮,因此,植物性雌激素也具有雌激素作用。婦貴寶所含的主要成份:大豆異黃酮,月見草油,冬蟲夏草, 葉酸,山藥 ,維生素D3,維生素E。
  功能適應:1. 出現熱潮紅、夜間盜汗。2. 失眠、健忘、心情低落焦慮。3, 容易生氣、記憶力減退。4. 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5. 尿失禁、性欲減退、月經不調。6. 骨質疏鬆或心臟血管疾病。7. 食慾減退、腰膝酸困。8. 神疲乏力、眩暈。&n[……]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