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身之道

過分孩子氣可能是心病

文/吳劍鈺老人年紀越大越「孩子氣」,俗稱「老小孩」。心理學將其稱為返童現象,也稱為「第二次兒童期」。從積極方面看,這符合正常人的自然心理規律,尤其是很多長壽老人主動尋找童趣,對心理健康有一定積極意義。容易想得開,常和孫輩們一起娛樂、做遊戲、學習新知識,把自己的心理年齡放得很低,過得自然輕鬆愉快[……]

Read more

養身之道

獨居老人需要七樣物品

文/閆爽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近一半老人屬於城鄉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獨居老人沒有伴侶陪伴,孩子大部分時間也不在身邊,所以更要注意健康和安全,家中需要備好七樣物品。醫藥包常規配置包括三角繃帶、彈性繃帶、醫用脫脂紗布、碘伏棉棒、創可貼,以及體溫計、血壓計、血糖儀等。另外,夜間是老人突發意外[……]

Read more

養身之道

銀髮族度夏防寒比防暑重要

文/賈曉宏很多老年人本身就體弱多病,如何熬過暑熱、安然度夏?我們不妨聽聽專家的建議。防暑降溫擇時而出進入夏天,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防暑降溫,預防中暑。中醫認為,夏季的三個月,天陽下濟,地熱上蒸。此時,各種植物開花結果,萬物繁榮。夏季氣候炎熱,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

Read more

養身之道

日本將建設不老社會

文/萬學東 為適應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日本一項老年人相關政策修訂草案提出「建立一個各年齡層都能根據意願發揮活力的不老社會」,鼓勵老年人繼續就業,公共養老金可待70歲以後再領取。草案提出,政府將鼓勵人們選擇從70歲以後開始領取公共養老金。目前,公共養老金原則上從65歲開始領取,但也可以在60歲至70[……]

Read more

養身之道

老年人為何容易迷路

文/樓琳娜 我們誇獎認路好的人「自帶導航」,其實,人人腦中都有個導航。德國一項研究發現,老年人的大腦中負責空間導航的關鍵區域活性不穩定,這或許是老年人容易迷路的原因所在。空間定位和導航是人類思維中最複雜的功能之一。為指引一個人以目標為導向穿越空間,大腦必須處理海量的資訊。為瞭解大腦導航功能缺失的[……]

Read more

養身之道

人們比以前老得慢了

探索長壽乃至長生不老的奧秘,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話題。雖然目前人類還無法永葆青春,但人均壽命卻在不斷增長。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與20年前的同齡人相比,現在的人細胞更耐損耗,衰老得更慢。

文/徐文婷 七十不再「古來稀」美國耶魯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研究了1988年~2010年間美國80歲以下[……]

Read more

養身之道

老年人焦慮不一樣

文/李淵柏
老年人的焦慮和年輕人不一樣,所以子女經常察覺不到或者理解不了,老年焦慮症的特點有以下四點:
1.老年焦慮症存在客觀的誘發因素,如對死亡的恐懼、對身體日益衰弱的擔憂、對生活環境改變的不適應等;2.對自身情感體驗表述困難,不會說「我很緊張,很擔心」等,而是用「我感到難受,身體不舒服」等句子來表達[……]

Read more

養身之道

有感於安寧療護

文/吳平
作為一項健康規劃,安寧療護旨在為疾病終末期或老年患者在臨終前通過控制痛苦和不適症狀,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顧和人文關懷等服務,以提高生命品質,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地離世,有助於提高患者生命品質、減少過度醫療。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頗多感慨,深感安寧療護這樣的愛心事業不僅是絕症病人、[……]

Read more

養身之道

常盤腿 呼吸更順暢

文/文超
老人如果時有呼吸不暢的感覺,可經常練習盤腿,這樣能夠使呼吸更加順暢。
盤腿坐姿不像雙下肢自然下垂的坐姿,它能拉近下肢和心臟的距離,不存在久坐引起下肢水腫的問題。而且,經常練習盤腿還能改善腿部、踝部、髖部的柔韌性,使兩腿、兩髖變得柔軟,有利於預防和治療關節痛。如果久練盤腿,則可以減少並放慢下半身[……]

Read more

養身之道

打造親老城市各國有妙招

老齡化是目前國際上普遍面臨的問題之一,如何讓老人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舒適?看看國外在打造「親老城市」方面怎麼下功夫。
蒂爾堡:用手機操控紅綠燈過馬路對年輕人來說是非常輕鬆的事,但對腿腳不便的老人來說可是個難題,紅燈時間太長,綠燈太短。
荷蘭南部城市蒂爾堡為此開發了可以改變交通信號燈的手機軟體「斑馬線」。
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