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報導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偽狂犬病毒或致病毒性腦炎可查可治可防未發現人際間傳染

日前,由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關鴻志教授牽頭的多中心腦炎協作組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偽狂犬病毒(PRV)可導致人類腦炎相關研究。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中華醫學雜誌》上。PRV又稱豬皰疹病毒I型,豬是其最主要的自然宿主,此前缺少感染人類致病的證據。2017年,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教授團隊,應用二代測序技術在1例眼內炎患者的玻璃體液中檢測到PRV,首次證實PRV可以感染人類並引起眼內炎。關鴻志牽頭的多中心腦炎協作組,採用腦脊液二代測序技術,在多例不明病因腦炎患者的腦脊液中檢測到了PRV。其中,內蒙古赤峰學院附屬醫院趙偉麗教授等提供的1例重症腦炎病例被首先診斷(先證者病例),之後河北和山東等地的腦炎協[……]

Read more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剖腹產術後陰道試產 引產並未增加產婦風險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克利夫蘭)的嘉斯丁‧拉朋醫生在 美 國 母 嬰 醫 學 會(SMFM) 贊 助 的 妊 娠 研 究年會上報告,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安全分娩聯盟資料所進行的二次分析顯示,在37~40孕周進行剖宮產術後陰道試產(TOLAC)引產的產婦發病率(基於子宮切除術、輸血、重症監護病房轉移、靜脈血栓栓塞和死亡的複合轉歸情況)並沒有持續增加。但在第37孕周引產的產婦中,其新生兒入住重症監護病房的風險確實有所增加。另外,該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還發現,與4407例期待療法的產婦相比,1626例引產產婦在第37、38、39周進行引產均增加TOLAC失敗風險 [ 比 值 比 (OR) 分 別 為1.[……]

Read more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雙 胎 妊 娠 超聲監測可評估風險

文/廖姍姍 劉彩霞(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雙胎妊娠屬高危妊娠,其圍生兒病死率較單胎妊娠高4~6倍,圍生兒發病率也是單胎妊娠的兩倍。近年來,人們對雙胎的認識逐步深化,使得雙胎的研究受到更多關注。按照絨毛膜性區分,雙胎分為雙絨毛膜囊雙胎和單絨毛膜囊雙羊膜囊雙胎,前者的圍生兒病死率約為10%,而後者圍生兒病死率約為25%,因此,單絨毛膜囊雙羊膜囊雙胎是雙胎研究的重中之重。胎兒血流是胎兒宮內生長發育及宮內安危的重要評估指標,在單胎中早已應用,但目前對於單絨毛膜囊雙羊膜囊雙胎的胎兒血流評估鮮有報導。這種情況雙胎只有一個共同的胎盤,其內可有多種形式的血管吻合,包括動脈-動脈吻合、靜脈-靜脈吻合、動脈-[……]

Read more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

虛擬心臟能模擬遺傳因素所致心臟問題

人們普遍知道酒精對心臟有害,不過,歐洲心臟病學會 會 刊 發 表 的 一 項 研 究 表明,早年至中年時每週飲酒7標準杯以內與未來心力衰竭風險降低相關。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艾克力斯安卓‧高卡維思醫生 及 助 手 在 文 章 中 寫 道 :「儘管重度飲酒會導致左心室功能受損,最終導致酒精性 心 臟 病 伴 症 狀 性 心 力 衰竭,適度飲酒反而會降低HF的風險。不過,適度飲酒與心力衰竭風險的這種關聯目前仍有爭議,因為一些研究並未發現二者有關聯,而且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血管因適量飲酒獲益的機制並不確定。」
目前正在進行的社區動脈粥 樣 硬 化 風 險 (ARIC) 研究是一項前瞻性、觀察性研究。[……]

Read more

Read More
時事新聞

提高T細胞抗腫瘤功能有新方法

【本報訊】(記者胡德榮)分子生物學專家新近發現提高T細胞抗腫瘤免疫功能的新方法,相關論文已線上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專 家 認 為 , 該 研 究 發 現ACAT1這一新的藥物靶點,揭示ACAT1小分子抑制劑的應用前景,為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
該研究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許琛琦研究組和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伯良研究組合作完成。人體免疫系統負責保衛機體健康,其中T細胞在腫瘤的監控和殺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腫瘤細胞能通過多種機制來抑制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從而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在臨床上,[……]

Read more

Read More
時事新聞

腦外傷凝血功能障礙機制被發現

【本報訊】(記者譚嘉 通訊員王俊蘇)腦 外 傷 患 者 常 會 出 現 凝 血 功 能 障 礙(TBI-AC),引起顱內遲發性出血、腦中風及惡性腦水腫的發生,但其發生機制尚不明確。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張建甯教授近日在中國大陸天津市舉行的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上報告,他們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TBI( 腦 外 傷 ) 後 腦 源 性 細 胞 微 粒(BDMP)的存在,該微粒具有明顯的促凝和促血小板活化作用,可以導致機體出現凝血功能障礙。該研究證實了BDMP是發生TBI-AC的物質基礎,為TBI-AC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論文已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血液》上發表。
據一項調查[……]

Read more

Read More
時事新聞

上夜班與乳腺癌風險增加無關

【本報訊】此前一些觀點認為女性上夜班較多容易擾亂生物鐘,可能增加患乳腺癌風險。但英國牛津大學日前發佈的一項研究說,新證據顯示上夜班不會對這方面風險產生太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07年的一項評估中,將日夜倒班工作列為可能致癌的因素之一,因為這種工作方式會擾亂人體生物鐘。
據牛津大學介紹,這項評估的結論主要基於在動物身上開展的乳腺癌研究,而當時有關人體的乳腺癌風險研究證據還非常有限。為此,牛津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對3項大型調查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這些資料來自80萬名英國女性。
研究人員並未從中發現上夜班與乳腺癌風險上升相關的證據。據這份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

Read more

Read More
時事新聞

分子免疫標記檢測 還可鑒別不能從手術獲益患者

【本報訊】(記者孫國根 通訊員董楓)大陸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王文權博士在導師虞先濬教授指導下,歷經6年臨床研究發現,胰腺癌微環境可用於預測患者預後,即通過檢測胰腺癌患者術後腫瘤標本中4個分子免疫標記的不同表達,準確判斷患者術後生存預期;而術前通過超聲胃鏡穿刺法,也可獲知胰腺癌患者微環境中4個分子免疫標記的不同表達資訊,由此鑒別出不能從手術中獲益的患者。
該成果相關論文已在國際外科學頂級期刊《英國外科學雜誌》上發表。腫瘤微環境是指在腫瘤生長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和非腫瘤細胞共同構成的,與腫瘤發生和轉移相關的局部穩態環境。王文權從79名術後胰腺癌患者的腫瘤標本中,檢測到有6個分 子 免 疫[……]

Read more

Read More
要聞

磁示蹤技術實現腦內精準給藥

【本報訊】(記者傅東紅)中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放射科韓鴻賓教授課題組建立了基於磁示蹤原理的新型細胞微環境成像分析方法,並在腦微循環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神經興奮可調控腦組織間隙內物質轉運速度》已線上發表於《自然》雜誌子刊《科學報導》上。
該文報導了韓鴻賓課題組發明的磁示蹤法在腦細胞微環境探測深度、精度等技術性能方面的進步,並重點介紹了在腦結構與功能方面的新發現:腦組織液存在分區引流的特徵,且不同引流區組織液的流動速度可通過體表刺激無創地進行調控。韓鴻賓提出了腦內環境存在分區穩態的假說。基於該假說,課題組針對多數藥物無法跨越血腦屏障的科學難題,建立了一套 經 腦 細 胞 間 隙 途 徑 的 新 型[……]

Read more

Read More
要聞

尋找表親堂親可用DNA鑒定

【本報訊】(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的DNA(去氧核糖核酸)鑒定法,不僅能夠判定父母與子 女 或 者 兄 弟 姐 妹 之 間 的 血 緣 關係,還能判定表親等血緣稍遠的關係。
傳 統 的 DNA 鑒 定 法 只 是 以 人 體DNA 的 15 個 位 置 為 特 徵 點 進 行 比對,根據這些位置上DNA序列的一致情況來判定血緣關係。
據日本《京都新聞》網站報導,京都大學玉木敬二教授等人新發明的這種DNA鑒定法不是比對兩個人之間DNA序列有幾處一致,而是更進一步,著眼於構成DNA分子的基本模組—鹼基對方面的異同。
通過檢查17萬處鹼基對上的細微差異,並結[……]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