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過饑過飽都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但《黃帝內經》更側重於飲食過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同時,從實際情況來看,因為吃不飽、營養缺乏而導致的病症確實不多見了,特別是在城鎮居民中,飲食所致疾病多數是過食所致,也就是說,疾病多數是撐出來。
文/賀娟
哪些疾病與飲食過量有關?怠惰乏力攝入食物過多,胃腸道消化食物就會耗費大量的氣血,人體其他組織反而會營養不良,很多人都有餐後容易睏倦的體驗,這是大腦血液供應不足的表現。所以,很多體形肥胖、飲食無度的人,不但沒有表現出營養充足的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狀態,反而呈現出懶惰、倦怠、有氣無力的樣子。這是由於人體氣血長期聚集在胃腸道消化食物,人體其他部位的臟腑組織氣血供[……]
(記者周舟)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細胞》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動物饑餓時,某種特定的神經元活動會抑制慢性疼痛,讓其前去覓食。這一研究結果有望為新的止痛療法提供靶點。美國一個神經科學研究團隊讓小鼠24小時不進食,發現它們的神經回路對尖銳疼痛和長期炎症疼痛產生不同反應。饑餓的小鼠對銳痛反應如常,但對炎症疼痛的反應弱於吃飽的同伴,與服用嗎啡等止痛藥效果類似。銳痛是疼痛感知神經元在受到外界直接威脅後被啟動的結果,比如手被刀片割傷感受到的疼痛;而炎症疼痛是相對鈍性的、長期持續的疼痛,一般與免疫反應相關。研究人員發現, 當小鼠在極度饑餓情況下, 約300個名為“刺鼠基因相關蛋白”的神經元被啟動,並投射於腦橋[……]
文/王宜(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
初春時節,春暖花開,是最適合喝花茶的季節。但是,花茶多種多樣,到底該怎麼選呢?如果非要在花茶中選一個性價比最高的、最適合春季喝的茶,那非菊花茶莫屬。春季易生肝火菊花茶可以平肝火春季對應肝臟,中醫認為肝喜條達,所以這個時候肝的活動力最為旺盛,如果保養不當容易滋生肝火,尤其是喜歡熬夜和不愛喝水的人。清代藥學專著《本草正義》中記載: 「凡花皆主宣揚疏泄,獨菊花則攝納下降,能平肝火。」這句話的意思是,花類的中藥基本都有宣揚疏泄的特性,但只有菊花有攝納下降的特點,所以有助於平息肝火。中醫的「肝」跟西醫的「肝」是不一樣的。肝火旺是中醫的說法,所謂肝火太[……]
社交動物,從人類到貓咪,似乎都喜歡被溫柔的撫摸,但這種感覺背後的神經回路一直是個謎。科學家對老鼠進行的最新研究或可能發現人類喜歡溫柔撫摸的真正原因。這項研究發現了皮膚裡對柔情撫愛有所回應的特殊感覺細胞。皮膚是人類最大的感覺器官,它能幫助人類區分溫柔的接觸,例如撫摸,和消極的感覺,例如刺痛感和灼燒感。之前的研究顯示這些感覺是由不同類型的感覺神經元傳遞給大腦,而這些感覺神經元末端位於皮膚。然而,目前只鑒別出非常少的神經元類型,而這些神經元大多數都是檢測痛苦的刺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在小白鼠實驗中鑒別出一種特殊的皮膚感覺神經元,它會對愉悅的刺激做出反應。」我們已經瞭解了很多檢測痛苦刺激的神經[……]
有人曾用影片形容不同年齡階段的性愛:20歲是纏綿悱惻的文藝片,講究浪漫和情調;30歲是激烈緊張的槍戰片,要的是酣暢淋漓;過了40歲,是懸疑重重的驚悚片,一不小心,就可能掃興收場;50歲則是斑駁歲月的紀實片,重在參與;60歲是令人惆悵的懷舊片,每一個小細節都讓人念起「當年勇」。每個年齡段的性愛都有其快樂與苦惱。20~30歲:少年不識案例:芳齡26歲的琳達,嫵媚靚麗,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她跟丈夫戴先生是大學同學,畢業後結了婚。雖然那時她已非處女之身,但性經驗卻非常有限。「我知道我應該享受性生活,但性交對我來說卻不是樂事。我曾看書,按著書上的指示去做,但老實說,每一次我都要假裝高潮,因為我不想令先生失[……]
文/盧悅
據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2/3的人平均每天陪伴伴侶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七成以上女性因為長期缺少陪伴而缺乏幸福感。63%的都市白領每年只會有不到三次的家庭聚會; 75%的年輕父親因工作等原因錯過了孩子的第一次說話。有人繪製了大都市上班族一天時間分佈圖:一天24個小時、用途分別為睡覺8小時、吃飯2小時、穿衣洗漱1小時、上班10小時、來回路上1小時、上網娛樂1小時,剩餘的時間僅為1小時,陪家人的時間能有多少呢?早些年,曾經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這本來是獻給父母的,但現在也許可以在夫妻之間傳唱了。在《泰囧》中徐必須放棄一切,才能換回妻子的回頭,可是現實中,有多少人會眼睜睜地放棄成功,犧牲[……]
《醫宗必讀》謂「腎為先天之本」,先天,是指人體受胎時的胎氣,即稟受於父母的「精氣」,以及由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氣,是由遺傳而來,乃人體生命的「本原」,是後天臟腑形成及人體生長發育的動力。腎藏精,精化氣,腎氣是生氣之源,是生命力活動的原動力。因此,腎的功能是決定人體先天稟賦強弱、生長發育遲速、臟腑功能盛衰的根本。腎為先天之本,其實是強調腎在人體生長發育及生殖功能中的重要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其一,促進人體生殖機能。其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其三,抵禦外邪,防止疾病。因此,腎的功能充盛,人體才能正常運轉;而養生、防病,更需要腎氣充盛。那麼,該如何「補腎精、益腎氣」,保護我們的「根本」呢?
1[……]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中醫中藥是根據人體臟腑氣血陰陽平衡原理,望、聞、問、切四診和參,辨證施治,結合患者外在表現,找出內在病因,給予中醫湯劑或中成藥口服。早在明清時期,《景嶽全書》中就記載中老年人的眩暈常因年老精衰,勞倦日積,使得五臟虧虛,突發失眠、眩暈等症狀。山藥、肉桂、生地、熟地、太子參等有滋補作用的藥物,合併一些疏肝理氣、平肝降逆的藥物,如天麻、鉤藤、柴胡等,常能改善患者頭暈、目眩的症狀。加用重鎮安神類的藥物如磁石、龍齒、牡蠣、龍骨可改善睡眠,服1~2個療程,臨床效果顯著,再次就診時患者常回饋:“服藥後,我覺得睡得踏實,人也精神了。”除了常規的西藥治療,筆者臨床中常推薦一些耳[……]
文/李芳玲
中醫認為食物有五味,所謂五味是酸、苦、甘、辛、甜。如何協調飲食「五味」與四季的關係呢?春抑肝補脾:減酸增甘「減酸增甘」是中醫春季養生的飲食原則,是指在萬物復蘇的春天,人們在飲食中應該適當減少酸味食物,相應增加甘味食物。春季在五行中屬木。而五臟之中肝屬木,主春季。在春季,肝的氣血旺盛,木旺克土。肝氣過旺就會直接損害屬土的脾,此時養生就需抑肝補脾。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過食酸味食物,則肝氣太盛,脾氣就要衰竭。而春季肝氣本就旺盛,不能「火上澆油」,再過多進食酸味食物助長肝氣。所以春季的飲食首先要少酸。其次,脾胃是人體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春季肝旺脾弱,就會影響五臟的功能。而甘味入脾,要[……]
文/余曉
中醫看病常會說到「腎虛」,其實這是對疾病發展程度的一種診斷性描述,和腎臟等定位性的器官沒直接關係。中醫觀察和治療的主要是功能的變化,無論是「氣虛」、「陽虛」、「脾虛」還是「腎虛」,都是對功能變化不同程度的診斷。中醫的「脾虛」和「腎虛」指的是不同的疾病進程。「脾虛」時病情的程度輕, 「腎虛」時重,所以中醫有「久病及腎」的說法。意思是到了「腎虛」這個時候,是功能損傷明顯,甚至要影響到能量代謝了。所以, 「腎虛」的人會怕冷,年輕人如果「腎虛」,就等於未老先衰,年紀輕輕的也會怕冷,有的人只有局部怕冷,那其實是局部的「腎虛」。這些怕冷的局部一般都受過傷,或是老毛病。因為局部有損傷,身體就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