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報導
時事新聞

日本研究發現無需睡眠也可提高記憶力的方法

【本報訊】(記者黎華玲)國際知名科學週刊《自然》近日發表由大陸第三軍醫大學主導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群新的CD8+T細胞亞類,闡明瞭其抑制病毒複製的機制。這一發現有助於理解慢性病毒感染免疫的關鍵環節,為根治HIV、B肝等慢性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可能。這項研究2013年年初啟動,歷經近4年時間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論著的通訊作者、第三軍醫大學葉麗林教授介紹,此前研究發現,在急性病毒感染中,特異性CD8+T細胞通過殺傷病毒感染的細胞,分泌抗病毒細胞因數,從而有效清除病毒。但在慢性病毒感染過程中,CD8+T細胞卻出現醫學界稱為「功能耗竭」的現象。「就像員警遇到一群歹徒,本該拔槍射擊卻無法啟動殺傷武器[……]

Read more

Read More
時事新聞

合理早餐可降糖尿病風險

【本報訊】(記者馬玉潔)新加坡臨床營養研究中心稱,早餐為一整天的血糖指數打下了基礎,合理早餐有助於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新加坡臨床營養研究中心證實,那些
攝取低「血糖生成指數」(GI)早餐和午後點心的人們,全天的血糖水準明顯低於其他人。GI被用於衡量食物對人體血糖濃度的影響,指人攝取一定量的某種食物後血糖變化的情況。低GI食物如粗糧,被人體消化較慢,能帶來更長時間的飽腹感,血糖上升速度也較慢,有助於穩定血糖;精米、精麵等高GI食物則相反。新加坡臨床營養研究中心在一項研究中給11名男性志願者分配了GI數值不同的早餐和下午茶,同樣的自助午餐、晚餐則由他們自由選擇,如此持續兩天,並用儀器記錄下他們[……]

Read more

Read More
要聞

RNA 病毒遺傳進化規律被發現傳染病防禦可化被動為主動

(記者孫國根通訊員嚴曉慧)近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發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兼職教授張永振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該研究解析了脊椎動物RNA(核糖核酸)病毒及該病毒的遺傳進化規律,對促進傳染病防禦化被動為主動有重大意義;新發現的病毒填補了病毒學知識空白,顛覆了現有的病毒分類規則體系,並由此重新定義了無脊椎動物RNA病毒圈,為揭示生命的起源進化提供了新依據。RNA病毒是生物病毒的一種,禽流感、SARS、埃博拉等傳染病均由RNA病毒引起, 但目前人們對脊椎動物RNA病毒多樣性及其進化史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還局限在哺乳類和鳥類這兩種宿主上。[……]

Read more

Read More
婦幼天地

女性若不吃早餐更容易生女孩

牛津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對英國740名初孕婦女進行調查,請他們提供受孕前以及受孕初期的飲食記錄。
結果發現, 在受孕期間日常攝取熱量較高食品的孕婦中, 56% 的人後來生了男孩, 而攝取熱量較低食品的孕婦生男孩的比例只有45% 。有關研究報告發表在皇家科學院生物學期刊上。研究還發現, 每天早餐吃穀物的孕婦中, 59% 的人後來生了男孩,而很少吃或不吃早餐的孕婦生男孩的只有43%。領導這項研究的埃克塞特大學哺乳生物學教授菲昂納.馬休斯說: 「我們第一次發現了孕婦的飲食與寶寶的性別之間存在明顯的聯繫。」該教授還說,孕婦多吃香蕉和含鉀、鈣、維生素C、維生素E 以及維生素B12 等營養含量較高的食品,[……]

Read more

Read More
工商新聞

手機專項服務助人減肥

文/萬思琦
追蹤運動、進食的應用設備和手機軟體不斷進入市場,它們效果如何呢?澳洲雪梨大學網站近日發文說,一項最新試驗證明,根據手機功能特點設計的專項減肥「干預套餐」確有功效。為了進行研究,雪梨大學查理斯.帕金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手機「干預套餐」,其中包括短信播發、App軟體應用、電子郵件定期傳送和健身教練人工電話服務等內容。
試驗中,研究人員挑選了250名志願者,他們都過度肥胖,年齡介於18歲~35歲之間。研究人員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使用手機「干預套餐」,另一組作為對照組。
在為期12周的追蹤試驗中,使用套餐組的參與者會收到每日鼓勵短信、教練電話指導服務、每週電子郵件等[……]

Read more

Read More
副刊

古代下大雨人們怎麼出行?

文/韓絲
蓑衣
蓑衣,最初是用草編織而成的擋雨器具。在上古時期,人們為了抵擋風雨的侵擾,起初只能用野草裹住身子,以遮雨水,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比蓑衣進一步的雨衣,是用絲絹一類紡織品塗上油後做成的,稱「油衣」、「油帔」。除蓑革、油絹外,古代雨衣還有用粗麻、棕絲等材料製成的。棕絲是棕櫚樹皮上的一種纖維,經加工整理,也可編織成雨衣,俗謂「棕衣」。明代後,雨衣的製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種。宮廷內臣所穿雨衣,據劉若愚《明宮史》記: 「用玉色深藍官綠杭觸或好絹,油為之,先年亦有蠶繭紙為之,今無矣。有鬥缽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御前大臣值穿紅之日,有紅雨衣、彩畫蟒龍方補為貼裡式者。」貴族男女的雨衣,則[……]

Read more

Read More
副刊

餐桌上的歷史風景

文/韓天琪張文靜
常言道, 「民以食為天」,作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吃」一直是中國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那麼,古代中國人是如何進餐的?古人餐桌上的禮儀又是怎樣的?
分餐與小食案
現代中國人一般採用圍桌會食的方式進餐,這種親密接觸的會食方式,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傳統。不過,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介紹,我國歷史上還有過另外的進餐
方式。
「分餐制的歷史無疑可上溯到史前時代,它經過了不少於3000年的發展過程。會食制的誕生大體是在唐代,發展到具有現代意義的會食制,經歷了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王仁湘說道。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轉變的契機竟然與中國人起居方式的改變[……]

Read more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中老年人如何保養皮膚

文/桑霞
防曬:
長期日曬會使皮膚彈力纖維變性斷裂,加速皮膚老化。因此要避免過量的日光照射。在戶外活動時,應在暴露部位塗擦防曬霜,持別是在太陽直射我們的春末夏初。還要儘量避免在上午十點至下午五點之間這段日光強烈的時間內做戶外運動。做好皮膚的清潔:要對皮膚經常進行洗浴。洗浴不僅可以去除皮膚表而的皮脂、汗液、脫落壞死的上皮角化細胞、細菌等,保持皮膚清潔,還可改善皮膚代謝。角質層表面程有一層脂質膜,保護角質層,從的保持皮膚適度的柔韌性,使肌體免受外界潮濕、乾燥及溫度等變化的刺激。過多的洗浴,會使皮膚角質層表而的保護性脂膜過少,引起皮膚乾燥、脫屑、發生斑紋或皺裂等,降低了皮膚的抗病能人。特別是在皮[……]

Read more

Read More
養身之道

早老性癡呆六誤解

文/李濤
早老性癡呆症( 阿茲海默症) 是老年性癡呆症中最多見的一種,但很多人對這種疾病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美國「網路醫學博士網」最新載文, 總結出「早老性癡呆症的6大誤解」。誤解1. 只有老年人才會得癡呆症。據統計, 65 歲以上老人中,早老性癡呆症患者占1/8。然而, 65 歲之前發生早老性癡呆症的病例占5% ~10% 。四五十歲的人也可能會發生該病, 但多屬於遺傳。
誤解2. 一些記憶喪失屬於正常現象。應該注意區分由於忙碌而導致的暫時性健忘與記憶喪失之間的區別, 前者可以恢復記憶,而後者則屬於衰老所致。如果想不起心愛的人的名字或者記憶喪失影響正常生活, 那麼最好就醫診治。
誤解3[……]

Read more

Read More
養身之道

趕走健忘蟲老年人多寫字吃蘋果

文/瞿晟
出門忘了關燈、手機總落在家裡、工作時丟三落四…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個的「健忘蟲」把我們的大腦「吃」得一片空白。「健忘」也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很多年輕人也加入了健忘的陣營。「對不起,我忘了」這句話在現代生活中,已經像口頭禪一樣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年輕人也越來越健忘在一家外企公關部工作的王小姐,平時工作節奏很
快,白天不是開會就是寫計劃,晚上還得與國外客戶聯絡,常常身心疲憊。「近一段時間,已明顯感到自己記憶力減退,剛開始經常忘記帶手機、會議材料,現在已經發展到經常記錯客戶姓名,對著打開的電腦發呆,但忘記要查什麼資料。前幾天打電話給一個朋友,電話接通後,卻突然想不起來給誰打的,只好先[……]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