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應麟.毛德西(河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
春天來了,草長鶯飛,人卻容易出現了「春睏」。春天為什麼會「春睏」呢?傳統醫學認為,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影響很大,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這是一年中氣候變化的正常規律。生物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等規律的適應性變化。受四時氣候的影響,人體的氣血陰陽也發生變化。一般來說,春季陽氣始生,氣血漸趨於表,毛孔初開,血氣稍減,所以有睏的感覺。夏季陽氣流溢,氣血通達於表,毛孔開,汗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覺。而秋季陽氣始衰,陰氣始生,氣血漸趨於裡,但充而不實,所以仍有乏的感覺。這就是「春睏、秋乏、夏打盹」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中國醫學也制定[……]
文/夏瑾
一個晚上沒有睡好,對身體的影響可不僅是出現黑眼圈那麼簡單。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一個晚上的壞睡眠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相當於連續吃6個月的油膩食品。研究人員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從而增加患肥胖症的危險,其嚴重程度等同於連續吃6個月的不健康食品。研究人員認為,當人體對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時,為了保持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就會產生更多的胰島素,這就很可能引起Ⅱ型糖尿病。而糖尿病還可能導致一系列嚴重併發症的產生,其中最常見的是心臟病。在此之前,已經有相關研究證明了睡眠不足與肥胖症的危險關係。這些研究表明,連續2天~7天睡眠不足會導致食慾的變化,讓人吃得更多並且對不健康食品更有食慾。法國國[……]
文/羅近月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聽到一些生活中形容抱怨的俗語,比如「越抱怨,越糟糕」、「再怎麼抱怨,也於事無補」、「若是你為錯過的星星哭泣,你最終也會錯過太陽」。抱怨真的有如此大的殺傷力嗎?又為什麼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糟糕呢?抱怨無法完成對創傷的哀悼當我們抱怨的時候,大多內心有一個未完成情結,會感到心理不平衡,有明顯的情緒反應,似乎被傷到了。比如祥林嫂在說自己孩子被狼吃了時,可能有這樣的一些不同表達內容:我的孩子是被狼吃的,這是一場意外,不是我當娘的過錯;我的孩子死了,我沒有照顧他,我有罪,所以我也沒有理由過好的生活;我的生活本來不是這樣糟糕的,因為孩子被吃了,所以才變得這樣;你們顯擺什麼,若[……]
文/禾刀
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在許多人的腦海裡,20世紀堪稱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世紀。
人們之所以對20世紀最為刻骨銘心,既因「二戰」離今天更近,也因20世紀的戰爭死亡絕對人數較多。不過,著名實驗心理學家、認知科學家和科普作家斯蒂芬‧平克(StevenPinker)指出, 「部落間戰事的死亡率比20世紀的戰爭和大屠殺要高出9倍」。在新近出版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為什麼會減少》(中信出版社)一書中,作者平克明確指出, 「我們這個時代的殘酷和暴力更少,更加和平」。書中,平克整合了歷史學、人類學、社會生物學、演化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多個學科,融合了日常統計資料和社會科學定量研究方法,勾勒出了[……]
文/馮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教授)
目前全球有400萬~500萬患者深受帕金森病的困擾,中國有200萬以上的人患有此病,是世界帕金森病患者最多的國家。在治療帕金森病的科學研究過程中,左旋多巴製劑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療效,被譽為重大的醫學進展。但是隨著帕金森病的進展和長期藥物治療,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一系列被稱為運動波動和不自主運動的併發症。疾病發展到這個階段,即使進行系統的藥物治療,也難以獲得滿意療效和理想的生活品質。新療法揭開帕金森真面目1987年法國神經外科醫師班那比教授開拓性地在帕金森病患者腦內植入一丘腦刺激系統以控制顫抖現象,開始了一系列的試驗性研究。1997年腦起搏[……]
文/常麗君
如果一個人毫無預料地突然死去,通常是有潛在性心臟問題。大約每10萬人中就有1.3人死於心率失常性猝死綜合症(SADS),它也是嬰兒猝死的部分原因。最近,澳大利亞張任謙心臟研究所開發出一種「虛擬心臟」模型,能類比由遺傳因素導致的心臟問題,通過在超級電腦上運行,能幫助人們揭開這種最神秘的心臟病的謎底。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訊》雜誌上。SADS可能由多種遺傳因素導致,會影響電信號通過心肌的方式。如果是基因變異,可以用藥物治療或在胸腔植入除顫器。但那些有潛在SADS風險的人該怎麼辦呢?基因測序有一定幫助,但並非所有攜帶變異基因的人都會突發此症。心電圖(ECGs)可以檢測心臟的電活[……]
文/陸遠熙
不少人覺得, 輸血這種通過將獻出的血液輸送給患者來挽救生命的療法, 無疑是新時代的「靈丹妙藥」, 以至於醫生們經常能夠遇到一些明明患者病情不需要進行輸血( 或血製品治療) , 但家屬仍然強烈要求輸血的情況。不過實際上, 輸血既非大多數疾病的「神藥」, 也無法保證不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反應。親屬之間獻血的噩夢我們經常能夠在電視劇之中看到這樣的情景: 患者由於受傷失血過多需要輸血,結果在手術室門外的患者家屬就衝上前去, 和醫生說「抽我的血就好」。這一幕看似承載著滿滿的親情, 卻既不合醫院的規章制度, 又會讓患者置身於患上輸血的致命性併發症— 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風[……]
【本報訊】( 記者華義) 日本厚生勞動省將修改「異種移植」有關方針, 允許向人體移植動物的臟器和細胞。日本有研究團隊計畫今後為Ⅰ 型糖尿病患者移植豬的胰島細胞,以減輕患者終身注射胰島素的負擔。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 日本厚生勞動省曾在2001 年評估認為,從動物身上移植臟器和細胞有傳播病毒的風險,因此日本迄今沒有「異種移植」的臨床先例。結合近年來的最新研究進展,厚生勞動省日前重新評估了這種風險,認為「異種移植」可以進行,不過要求移植後30年內要持續觀察情況。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正在推進為Ⅰ型糖尿病患者移植豬胰島細胞的計畫。Ⅰ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不能自己分泌胰島素,需要注射胰島素來維持生命。將[……]
【本報訊】(記者徐海靜)澳洲一項新研究發現,通過基因技術可切斷癌細胞獲取營養的一條重要通路,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開發新的抗癌療法。
此前研究發現,一種名為穀氨醯胺的氨基酸對癌細胞吸收葡萄糖、獲取能量十分關鍵。如果能限制癌細胞獲取穀氨醯胺,則有可能抑制其生長和擴散。
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小組在美國《生物化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將穀氨醯胺的轉運蛋白作為目標,試圖通過抑制這類負責運輸穀氨醯胺的載體,切斷癌細胞營養通路。
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使多個穀氨醯胺轉運蛋白不再發揮作用,結果發現癌細胞逐漸出現了「饑餓」跡象。不過,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並不那麼「好對付」。在切斷這條營養通路後,癌細胞內部發生一種[……]
【本報訊】(記者衣曉峰通訊員程岩)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系列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與生命體中存在的「暗物質」—非編碼RNA(核糖核酸)的調控失衡有關聯。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張廣美教授團隊研究發現,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在卵巢癌的發病進程中扮演主流角色,並揭示了其在卵巢癌診斷、治療、預後標誌物識別等中的重要功能。相關論文發表於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科學報導》上。科學家發現,lncRNA雖不能編碼蛋白質,但其能在基因組轉錄後水準調控重要的癌症生物學通路,從而在癌症的發生、發展、轉移等過程中,發揮關鍵的生物學作用。最新研究表明,lncRNA可能具有調節癌基因、抑癌基因或其[……]